創業資訊 花加召回馬利筋花束:亮點突出,行業痛點猶存
8月5日,有消息稱鮮花訂購平臺花加發現當天派送的鮮花中所含馬利筋存在使用戶過敏的風險。
對此,花加第一時間通知購買該系列花束的用戶,并本著“消費者無小事”的宗旨,兩小時內召回所有含馬利筋的訂單。最終有3位客戶疑似過敏,經花加工作人員陪同處理后,過敏癥狀均已緩解。截止至8月6日,已經全部處理完畢。
馬利筋是一種國內外常見花卉花材,主要供作庭植、花壇栽植、切花和盆栽。因其觀賞價值極高,常被用于整個鮮花行業,在花市花店更是隨處可見。事件的原委是,花加質檢團隊核實鮮花處理工序確認單時發現:有一支生產小組,因原料問題,未按規定對他們負責的200束含馬利筋的花束進行完整的預處理。8月5日的訂單中,4000名用戶選擇的混合花配方中有馬利筋,由于無法立刻追溯其中未完整處理的200枝馬利筋,花加決定在最短的時間內召回所有含馬利筋的訂單。
在花加官方聲明中,我們可以看到整個事件的時間節點:
8:10,成立緊急處理小組,確定4000束全量召回和補償方案;
8:30,客服部緊急電話短信聯系客戶,提醒客戶避免和花材的接觸;
8:50,物流部門對未送達的花束進行攔截,已配送的花束上門取回;
9:10,客服部通知客戶補償方案,將免費補送鮮花和花瓶;
10:30,90%的花束已被召回,大部分客戶反饋身體無異常;
在整個事件中,可以看到花加的處理是非常果斷迅速的。在無法短時間確認200束鮮花去向的情況下,果斷召回所有含有馬利筋的鮮花,可以看出這家企業的責任心所在。幾乎所有的鮮花在兩小時之內全部召回,有的用戶甚至還沒有收到鮮花,就收到了鮮花召回短信。
風波之下,掩藏著鮮花電商急速拓展的隱患。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認為,花加陷入花材風波,也是在公司管理、供應鏈管理、質檢把控,甚至是源頭采購等方面出現了難點。
一位不愿具名的鮮花電商管理者稱,鮮花電商正急速擴張,處于搶流量、做低價、占市場的跑馬圈地階段,借助龐大的融資向上游拓展供應鏈的源頭,向下游爭奪市場認可度,并培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鮮花電商正在用舍命狂奔的速度占領地盤,自然繞不過中間的問題。
一位剛入局鮮花電商的創始人表示,從源頭尋找花材并非難事,如何將鮮花運至倉庫,再完好無損地送到消費者手中才是最頭疼的問題,中間眾多的流程讓原本嬌貴的鮮花產生折損,物流配送更是一大考驗。上述人士表示,平臺訂單量不充足時,難以自建冷鏈物流或干線帶水運輸的物流系統,而第三方物流公司冷鏈配送成本同樣高昂,且難保證鮮花質量。據了解,目前主流鮮花平臺的終端配送大多數承包給第三方物流公司。
與冷鏈配送痛點共存的則是鮮花電商對品控的難把握。有鮮花代理商稱,目前鮮花電商產生不少問題,鮮花電商要盡早從低水平的價格競爭轉向品牌、品質的競爭,而競爭的關鍵在于供應鏈管理、物流體系建設。同時,鮮花電商需要不斷向上游延伸,進而形成品牌溢價的能力。
盡管鮮花電商拓展之路困難重重,但市場仍存較大空間。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鮮花電商交易規模為172億元,2017年預計將能達到215億元,2018年或將達到346億元。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綜合中國網,北京商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