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資訊 生鮮電商市場:兩超多強格局初步形成,新一輪洗牌或將開啟
生鮮是電商中門檻最高、要求最高的品類,但同時,生鮮也是復購率最高、市場想象空間最大的品類。
在互聯網用戶紅利褪去的大背景下,生鮮作為高顧客黏性、高消費頻次的品類,成為電商巨頭搶奪存量用戶的武器。2016年生鮮電商規模960億,滲透率僅7%;預計2020年規模將達1.36萬億,滲透率將提升到15%,行業前景廣闊。
電商獨立分析師李成東認為,經過多年的探索及發展,生鮮公司形態已經發生了變化,獨立B2C公司還將倒下一批,嶄露頭角的B2B公司與阿里、京東這樣的流量平臺結合,將逐步攻克標準化、冷鏈物流、最后一公里等歷史難題。
隨著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巨頭入局生鮮電商,我國生鮮電商市場形成了兩超多強的格局。兩超是指阿里與京東兩巨頭,多強則是代表了像中糧我買網、本來生活、愛鮮蜂、每日優鮮等平臺。此外,還有諸多小的生鮮平臺在夾縫中艱難生存。
生鮮電商從最初的創業藍海,如今更多被視為是一塊“難啃的骨頭”。原因不僅在于企業在初創期做客戶拉新時需要持續投入,更需要應對冷鏈物流等基礎設施所需的高成本。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6年國內生鮮電商整體交易額約913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80%,2017年整體市場規??蛇_1500億元。但由于成本居高不下、配套冷鏈物流體系不健全,4000多家生鮮電商僅1%盈利,88%虧損,其余堪堪打平。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生鮮電商行業目前已經進入最危險的洗牌淘汰階段,大量的資本玩家會陷入瓶頸,經歷去年的一輪洗牌后,活下來的企業有可能迎來生鮮電商的爆發式增長。未來的生鮮電商行業將是巨頭的戰爭,傳統B2C模式時代已經過去。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綜合北京商報,中國商網,廣州日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