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資訊 逐鹿生鮮市場,誰能笑到最后?
近日,互聯網數據機構Trustdata發布的《2017年上半年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分析報告》顯示,生鮮電商的頭部效應正愈發明顯,其中,京東到家的月活躍用戶數(MAU)高居生鮮電商榜首,并遙遙每日優鮮、中糧我買網、盒馬鮮生等生鮮電商平臺,成為了生鮮電商名副其實的行業老大。

對于整個生鮮電商行業來說,涌入的平臺可謂成百上千,這也導致整個行業的競爭甚為激烈。
相關數據顯示,整個2016年國內的生鮮電商平臺數量達到了4000多家,尤其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生鮮電商的戰爭可謂一片混亂。
一份來自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網絡零售市場數據監測報告》顯示,2016年國內生鮮電商整體交易額約913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80%,2017年整體市場規模可達1500億元。但由于成本居高不下、配套冷鏈物流體系不健全,4000多家生鮮電商僅1%盈利,88%虧損。
眾所周知,生鮮電商一直是電商業內一塊難啃的硬骨頭,自其誕生以來,“虧損”、“倒閉”、“轉型”等字眼就像幽靈一樣環繞在生鮮電商的周圍,整個行業的發展充滿了各種亂象。隨著行業競爭格局的逐步確立,整個行業也從燒錢補貼價格戰逐步走向憑借優質服務、高效配送等為制勝標準的健康發展軌道上來。
據了解,京東到家的用戶入口主要有自己的App和京東App兩個渠道,而數據機構統計的MAU數據只是其自己App上的量,并不包含京東App,但這依然不妨礙其活躍用戶數位列生鮮電商第一的地位。
8月3日,天貓宣布,向國內最大全品類生鮮運營平臺易果集團投資 3 億美元,全面加碼天貓超市的發展。據悉,此次融資將主要用于易果生鮮旗下安鮮達的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擴張。
據了解,目前,易果生鮮已是全國內最大的冷鏈宅配平臺,在全國 10 大城市建有 11 個冷鏈物流基地,并通過與天貓、菜鳥的合作,已經深入參與到跨境生鮮進口和鄉村農產品的上行。2015年,安鮮達成為易果的獨立子公司,開始承接外部商家的訂單。
易果集團董事長兼CEO張曄表示,這輪融資后,易果生鮮將進一步融入天貓生態圈,更加快速的將安鮮達和供應鏈發展壯大,建成一套為“中國生鮮行業而生”的復合式的物流供應鏈體系。易果方面透露,預計到 2017 年,冷鏈日運能將達到 50 萬單,并在 2020 年達到 500 萬單,承擔近 2000 億元生鮮訂單的宅配,占屆時整體生鮮市場規模的 1/3。同時,到2020 年,安鮮達計劃布局的產地倉也將達到 56 個。
此次投資方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靖捷指出,“易果生鮮與天貓超市會持續融合,并為品牌商提供更多樣性的品牌運營解決方案。天貓的生鮮原產地能力、本地化采購能力和全程可控的專業供應鏈能力、配送能力都將更上一層樓,最終為全國消費者提供優質的商品和服務”。
據悉,阿里巴巴集團及天貓已先后參與易果生鮮三輪融資。目前,天貓超市生鮮頻道由易果生鮮運營。
伴隨著阿里巴巴等巨頭的加入,生鮮市場的競爭也將更加激烈,究竟誰能成為最后的贏家通吃全場,讓人期待!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綜合鴕鳥電臺,中國網)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