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資訊 兩年時間涅槃重生 精悅蓉融資近億布局全國
2008年,干鍋牛蛙連鎖品牌精悅蓉在上海飛洲國際開了第一家店。因為口味還不錯,直到2015年,創始團隊用7年時間開了10家店。然而,與此同時,公司也遭遇了嚴重的發展瓶頸。因為缺乏完整的后廚管理系統,想要單靠人力記賬管理10家門店非常困難。即便所有門店都已經盈利,但創始人幾乎沒有余力再去拓店。就在那時,他找到當時呷哺呷哺華東區域總經理陸榮慶。創始人的想法非常單純,他希望做出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川菜品牌,為此他愿意讓出大股東的位置。只希望陸榮慶為精悅蓉移植一套后臺管理系統。權衡再三,最終陸榮慶接受了邀請。他帶著團隊和資金進入精悅蓉,并且將這個品牌從創始人的公司中剝離,成為精悅蓉的聯合創始人兼CEO。經過半年的系統設計和試錯,拓店進度突然爆發——他們在2016年下半年開了20家新店。
截止2017年6月份,精悅蓉在上海已經有40家店,并且宣布獲得中金佳泰基金近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7月29日,精悅蓉首家北京店鋪就將正式營業,這個誕生于上海的川菜品牌開始了全國化的步伐。
精悅蓉CEO陸榮慶
70后陸榮慶對自己的定位已經再清晰不過了——傳統餐飲的職業經理人。
在他們這行,很多職業經理人跑到個體創業者的公司里,通常都感覺自己是救世主。到處指手畫腳,對創始人的所有計劃全盤否定。這種自大是完全錯誤的。
2015年,他正式進入精悅蓉的時就想著兩件事:
第一,所有菜品和口味的問題還是讓創始人說了算;
第二,所有成本控制和店鋪運營的事情都由自己來掌管。
從肯德基、一茶一坐再到讓他一戰成名的呷哺呷哺,陸榮慶對于連鎖餐飲品牌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要素再清楚不過: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保證所有菜品都是同一個水平。
「西貝西北菜花了1000萬買來的經驗,終于讓每個門店,每道菜都做到同一個味道,都很好吃。」陸榮慶說,「連鎖餐飲不需要讓人大喜,更不能讓人大驚,最好的狀態就是平穩。」
很多連鎖品牌都是店長一言堂,每天進貨和出貨一個人說了算。這樣造成的情況就是菜品供給不穩定,通常每個月前幾天會給多了,后幾天就會偷工減料,嚴重的會引發顧客不信任。
陸榮慶搭建的管理系統,是要從根源上解決兩個問題:收窄菜品品質波動,以及嚴格控制成本。
陸榮慶說,精悅蓉的創始人是一個非常有連鎖經營頭腦的人,他在精悅蓉僅有六家門店時就在浦東搭建起占地多達738平米的中央廚房。通常請款,很多擁有十幾家店的連鎖餐飲店都不舍得花這錢。縱然有中央廚房,但在「黃埔軍校」出身的陸榮慶看來還是形似而已。中央廚房產出的仍舊是半成品,而中餐和西餐的差異在于多一個合成。換句話說,翻炒是中餐最難標準化的環節,這是中央廚房無法解決的難題。那陸榮慶的團隊是如何解決的?
以炸牛蛙這個環節為例,精悅蓉的后廚有一套嚴格的時間和溫控標準。只要時間一到,自動出鍋。陸榮慶說,這個標準不是憑空而來的。最開始的時候,他把所有后廚的老師傅叫來,讓他們一個個演示炸牛蛙。下鍋的時候測一下油溫,起鍋的時候測一下時間。整整測試了一個月,最后將收集所有老師傅的數據一起做了加權平均數,才得出了「炸牛蛙」的標準。雖然還無法做到絕對一模一樣的口味,但是畢竟干鍋牛蛙偏辣,一辣遮百丑。所以陸榮慶認為,目前對于精悅蓉來說不存在廚師一說,更多是廚工。隨便哪個廚師做完簡單培訓后,都可以做出達標的口味。
中餐自古以來就是講究一個大概。常見的描述是「少許」、「冒泡」,這非常考驗廚師的感覺,卻也不適合標準化。但西餐就是嚴格計量的,多少克就是多少克,這在保證口味穩定的情況下,還可以大幅縮減成本。如今,精悅蓉每天的進貨和出貨都有數據統計,每個產品的配料表,包括主料、輔料以及調料都是精準計算過的。基于這套系統,進貨的人只要負責收貨,記錄入庫數據,而在打烊盤點的時候,通過庫存數就能得到每日的理論運營成本。同時,陸榮慶將餐廳的每個崗位細化為一個個可以輪轉的工種。廚師不僅僅負責做飯,在閑時還會被分配到洗碗,或者切菜。這在傳統餐飲體系中是不可想象的。因為充分調動員工的閑時勞力,利用合理的報酬來增加工作量,精悅蓉從單店 23 人的配置迅速縮減到 10 人,大大減少了人力成本。
中金佳泰基金是2016年10月份開始接觸精悅蓉的。
陸榮慶開玩笑說,一開始其實資方看不上他們,直到他們找第三方盡調來到店里做過實地調查后,態度才發生了 180 度的轉變。盡調機構發現,精悅蓉在僅僅只有30家門店的情況下,就花了幾百萬搭建起現有的管理系統,而這通常只會出現在上百家連鎖店的餐飲品牌里。在走訪調查的過程中,幾乎所有數據都能和總部給出的表格吻合,而做到這點的前提還是一年接近一個億的營業額。系統完整,財務狀況清晰,最終精悅蓉說服了中金佳泰基因戰略投資近億元人民幣。北京第一家店開完后,他希望在今年年底開到60-70家店,爭取明年年底過百。北京將成為華北的基地。精悅蓉用了兩年時間涅槃重生,除了自己帶來的新型管理方式,陸榮慶認為創始人想要做出優秀餐飲品牌的那份堅持是更重要的。他最早只是成都錦江飯店的廚師,出來創業之后就是想做出能夠讓人記住的川菜品牌。除了精悅蓉,他手下還有專注高端精品川菜的「翠蝶」,以及主打成都串串的「憶元香」。
以上就是新三板創業資訊,更多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新三板創業頻道(原標題:7年開10家店,精悅蓉陷入增長停滯;他從呷哺呷哺空降,只用2年新開30家店,融資近億)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