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网站在线导航,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国产高清精品二区三区,免费AV网站在线观,国产福利视频100大全,欧美激情四射黄色,看电影来国产精品黑夜视频,成年人黄色视频免费观看网站

您的位置:新三板 / 融資 創業 / 動態 / 觀點 > 華為制勝的關鍵:權力利益合理分配,組織學習能力無以倫比

華為制勝的關鍵:權力利益合理分配,組織學習能力無以倫比

2017-07-13 15:05? 來源:曲高和眾 本篇文章有字,看完大約需要 分鐘的時間

來源:曲高和眾

作為制造業和高科技交叉地帶的明星,華為在國內成了榜樣。華為只靠經營賺取利潤,是最古老的一種經營方式。不上市,不靠資本運作,炒作賺錢,在當下中國的經營環境中,更是一股清流。

 

但學華為這事并不容易,其中一個原因是華為的實踐并沒有總結成像樣的理論,很多人拿著咨詢公司給華為做的“膠片”到處忽悠,這其實并非華為成功的最主要因素。華為官方雖然也出了幾本書,如《以奮斗者為本》、《以客戶為中心》,這兩本書都是任正飛語錄,盡管做了歸類和梳理,外人不了解華為發展的各個階段,任正飛講話背景,其實是很難看懂的。

 

對華為走過的路,我個人的總結主要是權力的合理分配,利益的合理分配以及無以倫比的組織學習能力。

 

以客戶為中心雖然非常重要,但我認為這不是最重要的。一來,以客戶為中心的企業很多很多,市場經濟,買方市場,可以說多數企業都是以客戶為中心的,算不上華為很有特色的東西。二來,華為并非極端以客戶為中心的典型,還有許多公司比華為更以客戶為中心。

 

這篇文章我就說說我理解的華為激勵制度。很多人知道一句樸素的格言:財散人聚,財聚人散。牛根生以前常說這句話,華為內部反而提到不多。但華為有將近一半的員工持有內部股是一大特色。

 

所有談華為激勵制度的文章都會說任正非只拿1.42%之類的,這個我不評論。

 

公司是理性的,不是情懷的,分析一個公司還是少一點情懷為好。

 

 

任正非多年前寫的《一江春水向東流》中,這樣解釋員工持股制度的由來:


創業創建了華為公司,當時在中國叫個體戶,這么一個弱小的個體戶,想組織起千軍萬馬,是有些狂妄,不合時宜,是有些想吃天鵝肉的夢幻。我創建公司時設計了員工持股制度,通過利益分享,團結起員工,那時我還不懂期權制度,更不知道西方在這方面很發達,有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僅憑自己過去的人生挫折,感悟到與員工分擔責任,分享利益。


創立之初我與我父親相商過這種做法,結果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他在卅年代學過經濟學。這種無意中插的花,竟然今天開放到如此鮮艷,成就華為的大事業。

 

華為每年都分紅、擴股。這種模式暗含著幾個先決條件,第一,公司每年必須增長,否則不斷分新股份,老股份被稀釋。如果稀釋太厲害,老股份持有者也不干,股份過分稀釋,也會縮水到沒有價值的地步。第二,數萬人持股,而且不是自由市場可以交易的股份,風險是很大的,一旦公司發生虧損,后果不堪設想。相對來說,內部股不如上市公司單項的期權模式更合理。

 

事實上,制造業的波動非常大,尤其是對公業務的制造業,公司能持續盈利是小概率事件,是奇跡,并不是常態。華為所在的電信設備制造業在2000年左右時,市場空間有3000億美元,現在只有1000多億美元,當時的大公司都死得差不多了,華為是一個奇跡。華為另外一塊較大的業務——手機,也是風云變化,這個大家都知道。

 

東北有句俗話叫做“擔掙不擔賠”,人這個東西,雖然說好了,簽字了,賺、賠都要承擔。但你真要賠了,作為一個規模龐大的群體是不會認賬的。諸位都知道,很多人買了房子,一旦開發商降價,很多人就會去鬧事。但沒有一例因為房子漲價給房地產商分點好處的。

 

華為這種模式作為一種比較獨特的存在,在全球大公司中絕無僅有是有道理的,這東西就像刀尖上跳舞。

 

從任老板樸素的想法演化出的全員持股模式,據我所知,廣東云浮的溫氏集團早年也是如此。溫北英當年搞個體戶養雞,七戶八股起家。后來,員工可以隨意購買內部股,發展到6000多人持股。但溫氏集團2011年已經上市了。

 

 

華為激勵制度確實有它很好的地方,很有競爭力的地方。用最精煉的說法就是——合理。

 

華為的整個分配制度一直以追求比較合理為理念,演化出來的具體分配制度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具體操作方法。

 

所謂合理,首先就是要解決價值創造問題,《以奮斗者為本》這本書分為上下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價值創造、評價與分配,第二部分是干部政策。

 

最合理的分配模式就是誰創造價值誰獲得價值,簡單地說就是按勞分配。但公司的業務非常復雜,絕大部分工種都無法像計件工資一樣較為準確地評估它的價值。尤其是華為這種業務復雜,工種極多,相互嵌套,錯綜復雜的公司。

 

怎么樣才能通過簡單、可操作的方式達到合理呢?我認為可以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老板一定要有公正之心。許多老板太貪婪,不愿意分享利益,員工覺得非常不公平,人心無法凝聚,最后作鳥獸散的情況非常普遍。

 

任正非、溫北英、牛根生等早期都是有樸素的利益分享主義想法。任正非講過好多次,公司之所以做這么大和他不自私有很大關系。

 

第二,按行業規則出牌。每個行業利益創造模式是不同的,房地產行業屬于金融衍生品行業,設計、施工、運維都有成熟的外部機構,這樣的行業誰能獲得金融、土地資源,誰承擔風險,獲取利益?所以房地產行業總經理通常也沒有股份。科技行業很依賴于員工的頭腦,創新,這些無法通過計件的方式管理,所以在科技行業普遍給員工配股票、上市之后,骨干員工也享受期權。

 

行規是進化出來的規則,是市場選擇機制的勝者。盡管人們不一定知曉其中的邏輯,你只要照貓畫虎去做,在道理上通常就比較合理。

 

第三,與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有關。一個公司從小到大,各個階段依仗的要素是不同的,早期可能非常依靠一兩個天才,依靠非常拼搏的團隊才能活下來,換一個關鍵人物就涉及生死存亡。公司早期又拿不出很多錢給關鍵員工,所以早期的員工一般有比較多的股份。


隨著公司的成長,風險越來越小,對個別人的依賴度不斷降低,所以我們會看到科技公司總是早期的員工有最大收成。實際上,他們只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中的勝者,許多才能卓越,運氣欠佳的人占多數。

 

較為準確的判斷公司的階段,對公司生存、成長需要的要素有清晰的認識,是在公司成長中不斷的調整利益分配的基礎。

 

最后,一個創業起家的公司的收益會分成資本所得和勞動所得兩部分。勞動所得一般是勞動力市場價格決定的,你要雇什么樣的人就需要支付什么樣的錢,管你有沒有生意。如果生意非常好,有較大的利潤剩余,按照經濟學對許多公司的統計規律,勞方占總收益的70%,資本所得占30%。


(原標題:被誤讀的華為激勵機制)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閱讀了該文章的用戶還閱讀了

熱門關鍵詞

為您推薦

行情
概念
新股
研報
漲停
要聞
產業
國內
國際
專題
美股
港股
外匯
期貨
黃金
公募
私募
理財
信托
排行
融資
創業
動態
觀點
保險
汽車
房產
P2P
投稿專欄
課堂
熱點
視頻
戰略

欄目導航

股市行情
股票
學股
名家
財經
區塊鏈
網站地圖

財經365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財經365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魯ICP備17012268號-3 Copyright 財經36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復制必究 Copyright ? 2017股票入門基礎知識財經365版權所有 證券投資咨詢許可證號為:ZX0036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