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起不同尋常的期權對賭協議,近日弘信電子站上了次新股的風口,短短6個交易日累計上漲近五成。公開交易信息顯示,弘信電子大漲主要是游資在背后推動。
買入看漲期權
弘信電子7月3日晚間公告,收到公司董事長暨實控人李強通知,因看好柔性電子行業和公司前景,6月29日,李強認購了銀河金匯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行的銀河匯達智贏7號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并通過該定向計劃與銀河證券開展場外期權交易。
認購認沽期權在A股市場中并不是新鮮事物,不過,實控人因看好公司股價主動與券商進行場外期權交易還是頭一遭。
具體來看,這次期權交易包括兩部分,分別是:定向計劃向銀河證券購買了歐式看漲期權;定向計劃售予銀河證券歐式看跌期權。由于弘信電子認購權證的行權價為28.485元,認沽權證的行權價為27.203元,不僅遠低于當前股價,也低于該股上市后的開板價格,目前來看,認沽期權作為深度價外期權,不會行權的概率較大,而認購期權到期后行權概率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弘信電子收報61.05元,已經遠超看張期權的盈利線44.33元,按61.05元的收盤價計算,李強已浮盈1667.41萬元,刨去支付給銀河證券的809.16萬元的期權費,李強賬面凈盈利達858.25萬元。
當然,作為歐式期權,在到期日前,弘信電子的股價波動對期權價值影響不大,最終李強究竟勝算幾何,還需等待到2018年1月5日才能揭曉。
半年報業績預增
作為今年5月下旬才上市的次新股,弘信電子成為近期次新股的明星股。
弘信電子以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即柔性電路板)為核心主業, 2016年公司實現收入10.48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3523萬元,分別同比增長12%、25%。2017年一季度實現收入3.6億元,扣非歸母凈利潤1712萬元,同比增長112%、508%。
弘信電子表示,隨著新增的“卷對卷”生產線的磨合逐步順暢,以及公司在技術、研發上面投入的效果顯現,從 2016 年下半年開始,公司產品的生產效率及良率均得到穩步提升,確保了優質訂單的獲取,并導致公司業績出現大幅增長。公司預計 2017 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 8.5億元至 8.8億元,預計較去年同期增長107.32%至114.63%,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3000萬元至3400萬元,預計較去年同期增長350.69%至410.78%。
弘信電子7月5日又公告稱,6月7日,公司與荊門市東寶區人民政府簽訂協議,公司在東寶區投資建設弘信柔性電子智能制造產業園項目,荊門市東寶區人民政府提供1億元一次性入駐補貼:簽約后15日內支付第一筆5000萬元,之后一個月內再支付第二筆5000萬元,目前公司已于7月3日收到第一筆補貼5000萬元。這一利好無疑有利于公司今年全年業績增長。
游資助推股價大漲
在靚麗業績的刺激下,弘信電子上市初期即連續收出14個漲停板,股價表現好于同期上市新股。近日,對于公司實控人通過期權合約力挺股價的新鮮招數,二級市場給予積極回應,該股再上臺階,自6月29日簽訂期權合約以來,公司股價連續大漲,6個交易日累計上漲45%,成為次新股板塊的領頭羊。
不過,由于弘信電子實控人買入看漲期權的成本有限,僅限于809.16萬元的期權費用,但該消息卻帶動了游資跟風買入,而公司總市值在本周的4個交易日增長超10億元。
公開交易信息顯示,弘信電子大漲主要是游資在背后推動。6月29日,曾有一家機構上榜弘信電子的買一席位,買入2039萬元,7月5日也有一機構買入576萬元。相比之下,龍虎榜上更多還是營業部席位。
昨日弘信電子漲停,買賣前五家席位均為營業部。招商證券深圳蛇口工業七路營業部作為買一買入2018.8萬元,中泰證券慈溪天九街營業部、東北證券江陰濱江東路營業部等相繼買入千萬余元;賣方席位上,華鑫證券寧波滄海路營業部減持1582.14萬元,該席位曾于6月30日作為買四買入1455.6萬元,其他賣方如國泰君安證券深圳上步中路營業部、華泰證券成都晉陽路營業部均是7月5日的買方,不過在昨日大量減持的同時又有少量吸貨。
其中,德邦證券北京朝陽北路營業部近期持續買入弘信電子。6月29日,該營業部買入723.28萬元,6月30日再買1475.16萬元,7月5日又買入1089.4萬元,至今該營業部尚未有賣出跡象。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