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第一個交易日,市場就注定不平淡。一方面,明日A股第四次沖關MSCI結果將揭曉,隨著預期的升溫,券商板塊迎來爆發。另外一方面,昨日上證50標的股企穩大漲,終結上周四連跌態勢。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認為, A股“期中考試”資金面寬松,無需緊張。此外,國金證券也表示,證監會近期在“新股發行、并購重組”方面態度產生微妙變化,并購重組市場有小幅回暖跡象。
券商股、“漂亮50”爆發
A股過去三度闖關MSCI都以失敗告終,明日第四次闖關結果就要揭曉。市場輿論普遍認為,今年A股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概率較去年有顯著提升。隨著A股闖關成功預期的升溫,券商板塊為最大受益者之一。首先,A股被納入MSCI指數后交易量將上升,刺激券商傳統業務;其次,市場普遍預期納入MSCI指數后將刺激A股反彈,有利于券商自營盤的表現;金融板塊將是海外資金重要關注的行業之一,而券商股自身有望獲得資金關注從而提振股價。
事實上,昨日A股市場券商板塊確實領漲。不過,卻依然沒有蓋住上證50企穩大漲的光芒。隨著“漂亮50”估值的不斷抬升,近期市場對白馬股后市走向的爭論愈演愈烈,機構觀點也存在明顯分歧。
部分觀點認為,“漂亮50”強勢本質是熊市中“業績為王”所致,而下半年市場維持“理性”的可能性較大。此外,從歷史數據來看,釀酒、家電等消費白馬股通常是穿越牛熊市的“不倒翁”。在許多人眼中,藍籌白馬股在弱市中具備相對投資機會。
不過,渤海證券分析指出,部分藍籌股的估值已經有偏高跡象,一些市場關注度高的白馬股已經不再便宜,個股存在估值風險。一位券商人士表示,創業板和中小板中已經有很多股票跌無可跌,一些價值成長性高、符合新興產業政策方向的公司,已經出現機構資金吸納的現象,也值得投資者思考權衡。
任澤平:中期資金面無需緊張
方正證券任澤平表示,流動性退潮和風險偏好降低后,市場在擁抱流動性、確定性和業績。證監會放緩IPO、修改減持規定,銀監會推遲自查上報期限,央行維穩流動性,市場風險短期修復,維持近期提出的“監管維穩、市場喘息”。
任澤平認為,美國下半年即使繼續加息縮表,對國內流動性的影響也不再。一則央行已經開始動用貨幣政策以外的工具去穩匯率(逆周期調控因子、境外加強售匯);二則現在跟隨美國的政策收緊貨幣的成本比之前要大很多,在名義增長率向下走的過程中,一旦收緊貨幣且引致經濟快速下行的預期,對于穩匯率的效果往往南轅北轍。
此外,任澤平表示,二季度末的資金壓力可能不會太大,長端收益率受季末資金面的影響并不大。一是二季度以來超儲率可能逐月上升;二是市場在流動性上提前準備的痕跡明顯(5月份利率債期限利差就收到極窄的程度、不同期限的資金利率間的期限利差在今年以來顯著走闊)。針對市場對今年即將到來的A股“中考”資金面的擔憂,任澤平表示資金面寬松,無需緊張。
國金證券:監管政策發生微妙變化
時隔兩個月時間靜默之久,劉士余主席近期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第六次會員大會上發表了最新的看法。國金證券表示,從中能找出監管層態度上的微妙變化。劉士余談到:證券公司要真正履行勤勉盡責等責任,從源頭上嚴把上市公司質量關,不能“只薦不?!?、一上了之。證券公司不能只盯著承銷保薦,更要在并購重組、盤活存量上做文章,為國企國資改革、化解過剩產能、“僵尸企業”的市場出清、創新催化等方面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加快對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持力度。
國金證券認為,劉士余的講話或傳遞給市場一定的信息量:首先,短期IPO發行工作重點由“數量”轉向“質量的要求”;其次,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上市公司開展并購重組;再次,盤活存量,有選擇的支持再融資;最后,推進國企改革、供給側改革,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等。
另外,證監會主席助理宣昌6月17日亦表示“鼓勵創新創業項目的并購重組”。從統計數據來看,經過2016年重傷的A股并購重組,近期有小幅回暖的跡象,但回暖持續性上存疑。今年1-5月份并購重組上會公司家數分別達10家、6家、14家、11家,也就是之前每周上會數量在2-4家不等。而進入6月份,第一周即有6家公司并購重組上會,前兩周上會總數已近10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