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討薪、經營能力遭疑、借款逾期未還......風波不斷的米米樂(833048)似乎該到了結的時候。
6月14日晚間,米米樂發布股權拍賣的公告,公司收到《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執行裁定書》,實控人劉文太因借款糾紛,其持有的2400萬股將被司法拍賣,占總股本的51.62%。
也就是說,只要沒有流拍,劉文太將失去米米樂的控股權。這家曾經風光無限,并且入選首批創新層的電商企業到底怎么了?
資金鏈斷裂,實控人一年8次股權質押
米米樂2015年8月掛牌新三板,同年上半年的營收就達到9.47億,這個收入規模即便放眼整個新三板也找不出幾家。當時還是米米樂董事長的劉文太甚至豪言,未來5年銷售額要突破千億。
現在回過頭去看,實在令人唏噓。
在出事之前,米米樂的營收可謂是飛快增長,但是至今都沒有在哪個年度實現盈利。2013年,營收2921萬,虧損370萬;2014年營收2.19億,虧損504萬;2015年,營收16.03億,虧損192萬,至今尚未披露2016年年報。
長期的虧損,直接導致現金流愈發緊張,2014年現金流出1917萬,2015年流出4176萬,2016年上半年4074萬。
而且掛牌至今,米米樂只有過一次融資,也就是掛牌一個星期后,米米樂迅速公布定增預案,募資3452.9萬元。但經過兩次延期認購,直到同年11月份,才融資完成,最終僅融到2947萬。
到了2016年,資金緊張逐漸蔓延開來。2016年4月份,劉文太第一次股權質押,質押500萬股,借款2000萬;此后一年內,劉文太先后八次質押,累計質押總股份385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82.81%,占個人持股超98%。
除了股權質押,米米樂于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間向2家網絡信息中介機構借款,截至2017年2月,米米樂通過中介機構借款本息余額為1749.31萬元,其中,逾期未結清借款本金200.08萬元,逾期利息10.28萬元。
與此同時,員工欠薪、持續經營能力遭主辦券商質疑陸續而來;曾經光彩照人的米米樂跌下神壇,在第二次分層時,也不出意外的降至基礎層。
這次拍賣如果成功,劉文太個人的欠款糾紛將告一段落,但是米米樂的未來在哪里?在2016年上半年,米米樂的營業收入已經降至3.06億,同比上年,減少了67.67%。
股權凍結猛增,司法拍賣或愈發頻繁
這已經不是新三板上第一次出現司法拍賣。
在米米樂之前,東海證券(832970)、華盛控股(430686)、元亨光電(430382)都曾經經歷過司法拍賣。
2016年12月8日,東海證券1億股在淘寶進行司法拍賣,最終以13億的價格拍出,較當日收盤價溢價27%。成為新三板首例股權被成功拍賣案例;
2017年3月8日,華盛控股1700萬股經過多次流拍后,最終以1360萬成交,每股價格僅0.8元,遠低于其凈資產1.47元,原實控人盛義良夫婦持股比例降至26.15%,丟失控股權;
此外,元亨光電800萬股經過兩次流拍,最后一次在淘寶五折拍賣,仍然無人問津,至今尚未拍賣成功。
司法強拍一般是因為債務糾紛,法院先將相關財產權利實施查封、凍結,繼而對外委托評估、拍賣,最后將變現的款項分配給申請執行人。
從此前三次司法拍賣來看,包括這次米米樂,基本上都是由債務糾紛造成。特別是實控人的債務糾紛,多是因為企業發展不善,實控人不得不去借款維系企業正常運轉。有些企業借此渡過難關,也有些企業,如前文的華盛控股、米米樂,最終只能把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企業拱手讓人。
并且,由于拍賣的資產不良,新三板的司法拍賣大概率會流拍,或者折價拍出。今年以來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向銀行、小貸公司或者個人進行抵押借款,2016年新三板公司股票被凍結情況也猛增,未來新三板的司法拍賣怕是會越來越頻繁。
根據choice統計,2008年以來,新三板共有330例股權凍結,從2016開始逐漸增加,到了2017年更是數量猛增,今年截止目前已有11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