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創業孵化器,是指為創業之初的公司提供辦公場地、設備、甚至是咨詢意見和資金的企業。此術語常用于家禽養殖業,孵化器是專為剛出生的小雞準備的,后來引申至經濟領域,就是在企業創辦初期或者企業遇到瓶頸時,提供資金、管理、資源、策劃等支持,從而幫助企業做大或轉型。
旺盛的市場需求和多重政策紅利之下,國內孵化器遍地開花,但一些中小孵化器存在的問題也暴露出來。
這時,不妨看看外國的孵化器是怎么做的……
其實,國外創業孵化器的發展已經有比較長的歷史,孵化模式成熟,獲得了眾多創業者的垂青。大名鼎鼎的YC(Y Combinator)孵化器因其成功孵化過Dropbox、Airbnb、Stripe等獨角獸公司而成為硅谷最炙手可熱的孵化器,加入這個知名孵化器比進美國頂級商學院還要困難很多倍。據不完全統計,截至今年年初,YC孵化器投資過的初創企業總體估值已經超過1000億美元。
此前,YC孵化器總裁薩姆·阿爾特曼給YC社區寫了一封信。據悉,自成立以來YC孵化器逐步打造了YC創業營、YC Continuity基金、YC研究部、創業學校、Hacker News論壇等業務部門,每一個部門都對其他部門形成有力支撐,從而實現了協同發展。YC孵化器還努力提升多元化,2016年YC孵化器投資了52家公司的68位女性創始人。目前,YC孵化器投資的公司中大約有22.3%擁有女性創始成員,還有黑人與拉丁裔的創始人。
此外,YC孵化器在其投資的創業公司中占股并不多。某種意義上,YC孵化器還像保護創業公司利益的“工會”,令創業者在與投資人的談判中更有議價能力,改變了過去的權力關系。
其實,YC孵化器孵化的公司并不一定能夠成功。今年年初,曾獲得YC孵化器支持1.2萬美元創業資金的Staffjoy宣布停止服務,Staffjoy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解決小企業小時工調度問題的初創企業。不過,有分析人士表示,以YC孵化器為代表的美國科技孵化器發展的經驗表明,企業孵化器不僅要建立自身的孵化基金,更重要的還是要大力吸引外部資金。對被孵化企業而言,孵化器要針對企業的發展狀況,指導企業有效地利用各種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