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首個交易日,滬深兩市震蕩走低,滬指險守3100點,次新股大幅殺跌更是拖累創業板大跌且收盤點位逼近前期低點。分析人士和機構認為,二季度經濟增速放緩下,“復蘇證偽”可能對未來股市更為有利,同時6月20日A股再次沖擊MSCI指數也值得關注。
次新股重挫拖累市場
6月首個交易日,滬深兩市雙雙低開,雄安新區等前期熱點紛紛走弱,滬指維持弱勢震蕩,而受次新股低迷影響創業板表現更差。相對而言權重股表現稍好,銀行早盤飄紅、中字頭也較抗跌,上證50指數一度逆勢上揚。
午后,次新股重挫下,以當天最大跌幅收盤,而且收盤點位1728.49點距本輪調整新低1727.58點相差不到1點。滬指也一度失守3100點。上證50指數則在回落后再次翻紅。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3102.62點,跌0.47%;深證成指收于9730.33點,跌幅1.36%;創業板指報1728.49點,大跌2.00%。量能上基本持平,滬市成交1807.83億元,深市成交2012.21億元,合計較周三略減約73億元。
盤面上,僅機場航運受人民幣中間價大幅調升影響收紅。除了銀行、證券、中字頭等權重股,白酒醫藥家電等防御性板塊跌幅也較小。
次新股成為昨日最受傷板塊,跌幅高達5.72%,皖天然氣(603689)、花王股份(603007)、鹽津鋪子(002847)等超40股跌停。此外,網絡安全、高送轉、雄安新區等板塊跌幅靠前。
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來看,市場筑底仍在繼續,建議控制好倉位繼續等待。
經濟增長放緩的股市影響
國海證券分析師代鵬舉昨日向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表示,在當前格局下,投資者應更多關注、研究未來可能影響市場的宏觀經濟面變化。
代鵬舉表示,在一季度股市表現較好時,市場普遍的共識是二季度股市表現上要考慮到經濟數據的驗證情況。即如果經濟數據“證實復蘇”,股市將有可為之處。若“復蘇證偽”則會不利于股市。
而最新的中國5月制造業PMI為51.2,雖然連續10個月處于擴張區間,但也是去年10月站上51以來的最低值。
海通證券表示,二季度來經濟增長放緩,4月工業企業收入、利潤雙雙下滑,而5月制造業PMI短期走平,供、需、價平中有降。本輪庫存周期應已接近尾聲,未來隨著需求的回落,經濟仍會繼續減速。而且從中觀行業看,5月以來下游需求依然低迷,中游生產繼續降溫,也表明經濟正從沖高回落轉為緩慢下行。
因此代鵬舉認為,二季度股市的走弱,除了金融監管趨嚴,也受到了二季度來經濟增長放緩的影響。所以可以看到,二季度機構抱團消費白馬股的背后,閃現了其尋找“業績增長高度確定”的邏輯;創業板持續低迷的背后,也有一季度整體業績增速下滑的一面。
不過代鵬舉分析,二季度經濟“復蘇證偽”,以及經濟增速繼續放緩,可能對未來股市更為有利。因為“證實復蘇”會為當前的“金融去杠桿”增加更厚的安全墊,不排除監管力度繼續加強。而“復蘇證偽”則可能倒逼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甚至轉型提速,或者再出臺穩經濟政策,這會如同一季度一樣帶來更好的政策和股市環境,反而有利于股市運行。
關注A股再次沖擊MSCI
此外,A股6月份將再次沖擊MSCI指數。6月20日,MSCI將公布是否將A股納入其國際指數。
今年3月份,MSCI公布了將A股納入的新提案,最大變化是建議只納入可以通過滬股通和深股通買賣的大盤股,剔除了兩地聯合上市的公司中對應h股已是MSCI中國指數成份股的A股,以及停牌超過50天的股票,新方案將可能被納入指數的A股數量從逾400只減少到了169只。新提案當時被各方認為有利于A股的納入。
對于今年納入MSCI指數的前景,平安證券分析,2016年MSCI未將A股納入的主要三個問題包括qfii每月資本贖回額度、停復牌制度以及交易所對A股相關的金融產品進行預先審批的限制。這三大問題在當前均有顯著改善,停復牌制度管理規范加強,QFII每月贖回可通過滬港通、深港通的每日額度來進行,金融產品的預先審批限制正在協商中,股指期貨在2017年2月底起部分松綁。整體而言,2017年MSCI的納入概率大幅提升,市場主流預計在50%以上。
目前,多家海外大行對A股納入MSCI指數表示了樂觀。如貝萊德則首次公開支持把A股納入MSCI指數。
代鵬舉認為,如果A股納入MSCI指數,對市場利好主要在于長期資金會流入,短期上則有利于提振市場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