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搞懂大企業之間你方唱罷我登場的這出大戲,首先我們要理解德爾福在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究竟是什么。為什么一定是德爾福,而不是其他企業成為英特爾-寶馬聯盟的“第四人”?
這次的合作聲明中,英特爾和寶馬都著重強調了一點。就是德爾福加盟的任務是作為系統集成者,其關鍵作用是將寶馬、英特爾和Mobileye所提供的解決方案集成到自動駕駛架構當中。
事實上,“集成能力”絕對是這次合作的最大關鍵詞,也是德爾福交給聯盟的不可替代價值。作為世界上最老牌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商之一,德爾福近乎為所有主流品牌提供零部件支持,并且在很多尖端制造工藝與整合上有著領先優勢。
比如說汽車的傳感器系統中,德爾福在2015年就在一輛SQ5上搭載了自主設計研發的無人駕駛系統,完成了5500公里的行駛實驗。從這次實驗的數據上看,德爾福的優勢在于集成了主動探測裝置和多域傳感器,從而讓車輛外接信息源于自主控制設備有了很好的結合。
(德爾福的自動駕駛汽車)
事實上,這里隱含著自動駕駛領域的一個長期癥結:高等級的自動駕駛甚至無人駕駛,不是幾個技術和設備間的拼接,而是傳感系統、計算系統、控制系統、電氣系統等等有機組合,涉及到的技術解決方案、軟件和硬件都超乎想象的多。
而尷尬的問題也就出現了。目前致力自動駕駛的企業中,車企擁有的是制造業基礎和實力,科技企業擁有的是智能與技術解決方案,二者如何有機銜接在一起卻令人頭疼。
而德爾福這樣的零部件生產商,一方面與車企有長年緊密的合作,一方面在自動駕駛的傳感器領域堅持長期探索,正好成為智能科技與汽車制造之間的粘合劑。
不妨用個生動的比喻:這個聯盟就像是網絡游戲中的小隊。英特爾是法師,負責智能運算、芯片這些高級技術,是面向未來的主要殺傷力;寶馬是戰士,有強硬的主機生產能力,為整個團隊提供基礎支持;Mobileye是刺客,幾個技術解決方案可以讓局面發生質變。而德爾福扮演的就是牧師,通過不斷的加血加藍加buff,把整個團隊集合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