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晨金:虧損心態的演變過程解釋了為什么越虧越多
善于止損的人才能做好投資。但為什么有些投資者明明知道自己的投資錯了,卻不止損呢?這與這些投資者虧損后的心態有關。處于不同階段的投資者,對待虧損的態度是不同的。對成熟投資者的研究表明,這種心態的演變大體上經過否認、憤怒、自責、悲觀和接受五個階段。
否認
否認是人腦中的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機制,不想受到傷害。投資者在遇到虧損時,首先的反應是不想承認,表示懷疑或者安慰自己。匯市中比較典型的做法是“套牢后不賣,不賣就不虧損”、“我要做長期投資的價值投資者”等。其實,套牢就意味著賬戶市值低于投資的資本,就是虧損,因此這些做法本質上就是不認錯,否認虧損,其結果是使事情變得更糟。
憤怒
當虧損進一步擴大時,投資者往往會變得歇斯底里,看什么事情都不順眼,常常發火。比較典型的表現是,有的人平白無故地在家人身上發泄;有的人則把責任完全推到政府、上市公司或看空的市場人士身上,甚至罵政府、上市公司或看空人士以泄憤。事實上,投資者應當保持冷靜,承認賠錢的責任在自己,因為沒有人逼迫你炒現貨,炒外匯是你自己的決定。
自責
當發現否認和憤怒無濟于事后,有些投資者終于認識到,埋怨別人沒有用,因為投資行為是自己決定的。于是來個180度大轉彎,反過來開始責備自己,萬分悔恨自己的投資決定。這樣做也于事無補,正確的態度應該是積極主動地檢查自己什么地方做得不對,以改進自己的投資方法,提高自己的投資技巧。
悲觀
巨額的虧損,或長年累月的投資失敗,使得自己的資金遭受重創,心靈受到極大的打擊,以至于已經看不到自己的任何優點,于是投資者會產生嚴重的挫折感并喪失信心,表現為意志消沉、悲觀和絕望,對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覺得世界的末日即將來臨。甚至考慮自己是否適合做投資工作,是否要退出投資領域,是否到了“金盆洗手”的時候。
接受
經過無數次的投資失敗和總結經驗,并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后,少數成熟的投資者認為虧損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只要賠小錢賺大錢就是投資成功。因此他們遇到虧損后就立刻承認事實,或者他們在進入市場時就做好了可能虧損的準備,于是他們會根據情況適時止損。所以,對他們來說,虧損根本不會造成心理負擔。投資大師索羅斯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認為,人的認識是有缺陷的,且是人的一部分,所以他對失敗或錯誤不抱負面態度。恰恰相反,對他來說,“察覺自己的錯誤是一件足以自豪的事”。
總之,投資者經過以上幾個階段的心理過程后,如果能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就能逐漸成為成熟的投資者。需要指出的是,投資者不可能一次性地認清這種從否認到最后接受的過程,需要反復多次,才能從心理上成熟起來。
單晨金作為一名金融理財師,專注金融投資領域,主要注重關注國際形勢和重要經濟數據消息,來對大宗商品進行深入研究與實戰。從最早的股票、貴金屬、原油,瀝青到目前的天然氣等金融產品,都有獨到的策略解析以及資金管理有獨特見解。在金融市場,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除了老師與投資者的角色,我更希望的是誠心的去交你這個朋友,我能給你的就是:教你如何做好一個資產管理者。
本文章作者:單晨金
作者贈言:最純粹的理財,最高級的享受!
以上內容供參考。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