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周五公布的9月會議觀點摘要凸顯其政策困境:究竟是要繼續實施收效甚微的大規模刺激措施以推高通脹,還是要進一步微調政策框架以應對持久維持貨幣寬松不斷增加的成本?
2015年7月,日本東京,一名女子路過日本央行總部門前。
這基本上是9月會議觀點摘要所列出的兩種選擇。委員們在會上討論了再次調整大規模刺激措施可能帶來的好處,而就在兩個月前,央行才剛剛采取了行動支撐債市活動。
一位委員認為,只要經濟維持復蘇,日本央行存在提高未來貨幣政策靈活度以激活債市交易的空間。
另一名委員質疑,隨著貨幣寬松舉措的正面影響隨時間不斷減弱,維持央行的現行政策是否還有效果。日本央行目前的政策是引導短期利率在負0.1%附近,長期利率在零附近。
“由于存在副作用,繼續進行大規模貨幣寬松政策是有限度的,因此委員會對貨幣政策的時間框架應該多加討論,”第二名委員表示。
日本央行在9月的會議上維持政策不變。在7月的會議上,央行采取措施使其貨幣政策框架更具可持續性,例如允許債券收益率在其零目標附近有更大的波動幅度。
盡管如此,由于投資者預期日本央行將采取措施抑制任何不受歡迎的長期利率上升,所以公債收益率一直處于較窄區間。
政策委員會的成員曾分為兩派,一派對曠日持久的寬松政策帶來不斷上升的成本心存警惕,另一派則認為央行還有加大刺激以加快物價目標達成的空間。
而隨著經濟復蘇,甚至曾要求日本央行采取更多措施對抗通縮的議員,現在也開始認同撤除危機模式下刺激措施的觀點。
但會議觀點摘要顯示,一些日本央行委員擔心全球不確定因素可能打擊依賴出口的日本經濟,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有可能損害貿易。
“鑒于日本發生的一系列自然災害以及全球貿易摩擦擔憂,對日本經濟及物價前景方面的不確定性升高應該加以重視,”一名委員表示。
日本央行的會議觀點摘要不提供發表觀點的委員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