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章馨),歐洲央行在周五(6月1日)年滿20歲,值得慶祝的是歐元區(qū)5月通脹終于接近2%的目標。
不過,政策制定者也不應該放松警惕。通脹可能會回到歐洲央行希望的水平,但仍會在該水平附近徘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尤其需要謹慎,切勿過快收緊貨幣政策。
周四,據(jù)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歐元區(qū)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年率)錄得1.9%,高于前值1.2%。盡管這是一年多來的最高水平,但歸功于包括油價上漲在內的一次性因素,而剔除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通脹率仍為1.1%。
并不是要完全貶低歐洲央行的上述成就。央行每月在主權債券和企業(yè)債券上的支出為300億歐元(350億美元),以激勵企業(yè)和消費者增加支出。雖說通脹得以提升帶來驚喜,尤其是量化寬松計劃在9月底即將到期的情況下。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的幾位成員不愿延期。
但過早結束刺激措施是不明智的。盡管薪資水平持續(xù)上漲,但歐元區(qū)經濟幾乎沒有出現(xiàn)過熱跡象,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政治危機導致主權債券收益率上升。這可能會削弱信心并收緊融資環(huán)境。
當然,除非政府申請救援計劃,歐洲央行無權向任何國家(包括意大利)提供特殊支持。不過,在限制購債之前,不妨先看看政治動蕩是否會影響歐元區(qū)經濟。有一點耐心或許就能避免歐洲央行在2011年犯下的大錯重演。當時,歐洲央行在主權債務危機開始席卷歐元區(qū)之際兩次加息。
因此,最好的行動方針就是堅持下去。在兩周后的歐洲央行理事會會議上,應該繼續(xù)聲明將繼續(xù)關注經濟前景,并在量化寬松的未來保持選擇權。政策制定者將能夠在7月份再次開會時,為金融市場提供更多指引。
在德拉吉的領導下,歐洲央行帶領歐元區(qū)經濟走出危機,進入擴張階段。盡管通脹目標取得不小的進展,但使命尚未完成。更多相關新聞資訊盡在財經365外匯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