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目前,美國經濟實現較強勁的季度增長,可以認為美國經濟開始擺脫金融危機以來長期的疲弱增長,進入了穩定增長期,未來增速可望緩慢提高。IMF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計,2017年和2018年美國經濟將分別實現2.3%和2.5%的增長。
美國經濟轉入“擴張財政政策、收緊貨幣政策”的新階段。目前,美聯儲已經進入加息大周期,并開啟削減資產負債表。美國延續10年之久的貨幣政策發生重要調整。大量資金回流美國預期上升,美元升值趨勢顯現,對美國出口形成一定壓力。因此,未來貨幣政策也將對美國經濟形成一定緊縮壓力。但是,特朗普政府正退出大幅稅改計劃,一旦國會兩黨達成共識,自1986年以來美國最大規模稅改或給經濟注入長期增長動力。若擴大基建緊隨其后的如約而至,美國政府擴張財政政策將成為未來經濟的重要推動力,值得期待。
但一些潛在因素或對經濟造成不利影響。一是債務問題困擾。當前美國債務總額近20萬億美元,稅改和擴大基建將增長政府債務負擔,透支未來經濟潛力。二是放松金融監管或埋下另一輪金融危機的禍根。放松金融監管對改善美國企業投資低迷和信貸需求疲弱的現狀幫助有限,再次打開潘多拉之盒,貪婪嗜血的華爾街或卷土重來,未來美國金融風險或不斷累積。三是潛在增長率持續低迷的情況難有改觀,結構性的問題或將持續,對經濟支撐動力不足。
總體看,美國經濟未來向好的積極一面仍高于不利影響,且特朗普經濟學含有典型的“供應學派特點”。如果能從供給側改革方面入手并成功實施減稅、擴大基建等政策,美國經濟有可能重拾增長引擎,繼續穩中向好。
更多美國經濟相關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外匯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