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周四20:30,美國勞工部將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由于這將是美聯儲9月決議前的最后一份通脹數據,因此料將備受矚目。
外媒公布的最新調查顯示,美國8月CPI月率料上升0.3%,上月為上升0.1%;年率料上升1.9%,升幅高于上月的1.7%。此外,扣除食品和能源等波動比較大的產品,美國8月核心CPI月率料上升0.2%,上月為上升0.1%;年率料上升1.6%,上月為上升1.7%。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當前業內機構對于今晚CPI數據的預期中值已經超過了前值,但在不少分析師看來,今晚最終的公布值甚至可能比上述預測值要更好!其中,上月末颶風的天災影響和歷史經濟周期的變化趨勢,都可能為通脹數據的走高作出背書。
先來看颶風影響。在過去的兩星期,美國先后遭遇了兩大颶風哈維和艾爾瑪的襲擊。盡管導致佛羅里達遭遇洪水的颶風艾爾瑪在9月初才對美國構成打擊,但8月份令德克薩斯州遭受洪水侵襲的颶風哈維的影響,而這將在今晚的通脹數據中率先得到體現。
麥格里全球利率及外匯策略師Thierry A. Wizman表示,颶風等災害天氣導致通脹攀升的情況以前曾發生過,因此這一次歷史可能會重演——以史為鑒,在2005年8月颶風卡特里娜侵襲美國南部后,那年9月的通脹月率增長了1.4%,并令整體通脹年率升幅自8月的3.7%提升至4.7%。
Wizman說道:“經季節性因素調整后的汽油價格上漲近8%,僅這一點就將令整體CPI月率升幅增加0.3個百分點,我們猜測,受汽油價格影響,未來幾個月基于調查的通脹預期也會攀升。”
Wizman還指出,剔除能源和食品價格的核心CPI年率升幅可能也會超出7月份的1.6%。他表示,“畢竟,租金和住房占據CPI的三分之一權重,其價格也可能受到颶風的影響。”
彭博經濟學家上周末也撰文稱,颶風哈維8月25日登陸,會通過能源價格給CPI造成一些影響。彭博預計,由于月末價格飆升,經季調的汽油價格在8月份上漲5%,進而會導致總體CPI升幅比核心CPI高出0.2個百分點。因此,如果經濟學家估計的核心CPI環比升幅0.2%成真,總體CPI就會上升0.4%,高于市場預期的增長0.3%。
而除了颶風外,歷史經濟周期的變化趨勢也可能預示,過去幾個月美國通脹數據的下滑趨勢或已來到尾聲!德意志銀行(Deutsche Bank)周三就指出,“我們預計8月整體CPI和核心CPI都將出現上漲。在此前核心CPI連續5次下滑后,政策制定者無疑希望在月度通脹趨勢中尋找一些走強的跡象。”
德意志銀行公布的圖表顯示,從歷史上看,美國核心CPI通脹率通常比GDP增長滯后了六個季度,因此某種意義上說,之前CPI的疲軟可能反映了2015年底或2016年初的經濟疲弱增長。而此后美國的經濟復蘇勢頭則可能預示當前通脹的下滑態勢已臨近拐點。
德意志銀行表示,核心CPI的同比增幅可能要到2018年第一季度才會觸底。但是,鑒于經濟增長前景仍非常樂觀,并意識到通脹是一個滯后指標,該行仍預計明年通脹最終將開始重返美聯儲2%的目標。
在近幾個月來,溫和的通脹一直是美聯儲決策者面臨的棘手問題,因此今晚市場交易員們料將密切關注8月整體與核心CPI數據,尋找價格壓力是否有增強的跡象。有分析師指出,今晚優于預期的CPI數據可能令美元多頭感到滿意,從而繼續在92關口上方擴大本周以來的漲幅,而一旦數據不及預期,則料令美元再度遭受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