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銀行間結售匯數據的角度來看,華泰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李超團隊分析,4月份至今企業遠期凈頭寸已經由凈購匯轉為凈結匯,繼續收取風險準備金的必要性已經不大。其次,央行的外匯管理政策將會由現行的諸多窗口指導政策轉變為MPA考核,風險準備金變得不那么重要。最后,美元指數的逐漸轉弱給了央行較強的人民幣匯率調控空間,也是央行選擇此時取消風險準備金關鍵的信心來源。
對于人民幣接下來走勢,李超團隊預計,長期的人民幣匯率和美元指數直接相關,對美元長周期的判斷仍偏悲觀,一旦其他國家經濟與美國經濟走入同步,美元將進入長周期貶值,人民幣也可能轉為長期升值預期。
對于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零帶來的效果,聯訊證券首席宏觀研究員李奇霖分析,這有利于降低企業的遠期購匯成本。按照8月遠期售匯簽約額75億美元計算,準備金率的調整將給銀行節省15億美元的頭寸與相應的融資成本。(原標題:央行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由20%調至零 機構:防止人民幣升值預期過度膨脹)
上述內容為人民幣匯率走勢相關資訊,想要了解更多及時全面的信息,請您繼續關注財經365外匯頻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