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的價值已經飆升至歷史高位,而ICO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與眾籌類似,ICO是指一家企業(通常是與數字貨幣領域有關聯的企業)發行代幣,投資者可以使用數字貨幣來購買此類代幣,并可以在今后以此交換產品或服務。拳擊冠軍Floyd Mayweather等名人支持代幣發行助推了此類融資活動在美國的發展,美國并未制定ICO規則。
盡管無法獲得官方的融資數字,但總部位于紐約的研究公司Smith & Crown估計,截至7月初,今年的ICO項目融資規模已超過10億美元。
國內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的一項調查發現,今年上半年,國內ICO項目累計融資規模折合人民幣26億元(合3.97億美元),累計參與人次達10.5萬;從ICO支持的融資幣種來看,比特幣和以太幣占比最高,二者合計占比達90%以上。
散戶投資者蜂擁而入促使虛擬貨幣領域的企業家對泡沫風險提出警告。隸屬央行的國內互聯網金融協會上個月警告稱,部分機構采用誤導性宣傳手段,以ICO名義從事融資活動,其中涉嫌欺詐、非法融資等行為。
投資者、分析師和企業高管表示,ICO是國內虛擬貨幣領域迅速發展的一個角落,周一的禁令打擊了這塊領域的創新氛圍。負責監督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風險的監管部門已將國內60家ICO平臺列入清查名單。
國內專門從事ICO的兩家大型平臺已停止融資服務,此外,定于9月份在北京舉行的一個行業峰會目前已被主辦方取消,本次峰會旨在吸引全球企業家討論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技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