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破6.54關口,最高升至6.5351,續創2016年5月以來新高。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至6.5388,突破6.54關口,刷新2016年6月以來新高。
(在岸人民幣 5分鐘圖)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對人民幣未來走勢對金融界外匯頻道發表文章:
政策市場共振,人民幣強升值——經過前兩周的盤整,本周人民幣重新確認了升值方向。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連續飆升。在岸人民幣跳開于6.6416元,收于6.5596元,本周飆升888點,一周漲幅是8月全月的一半以上,震蕩區間在6.5496-6.6459元。離岸人民幣開盤報6.6433元,收于6.5607元,整體升值826點,震蕩區間在6.5474-6.6436元。同期美元指數上漲,從92.4407漲至92.8530。本時段在岸、離岸人民幣走勢與美元指數差異較大。
上周,我們預測到了本周人民幣存在升值需求,但是升值幅度如此之大遠超預期。周內在岸、離岸人民幣一天連破6.58、6.57、6.56三大關口,創下近15個月以來的高位。從日K線圖來看,兩股力量在引導人民幣持續升值。首先,市場供求失衡拉升人民幣。人民幣資本賬戶加強管制之后,造成資金對外出不去,對內卻又因貿易順差回流,導致人民幣供需失衡、傾向升值。這種效應下人民幣過去一段時間持續升值改變了投資者預期,在人民幣升值預期引導下,本周日內交易時段人民幣大幅升值。其次,中間價引導人民幣升值。本周中間價連續5日調升,當周累計調升670個基點。從中間價設定的“三因素”分析:一是代表供求的上日收盤價雖然持續升值,但是并不能解釋中間價的跳開;二是參考一籃子貨幣的價格也不能很好的解釋人民幣中間價升值,一籃子貨幣雖然組成不明確,但是根據以往觀察其與美元指數高度相關,本周美元指數與人民幣匯率完全背離,因此一籃子貨幣不能解釋人民幣中間價連續調整。
因此,推測逆周期調節因子是造成本周中間價連續調整的主要原因。逆周期調節因子代表了政策意圖,本周中間價引導人民幣升值,體現了現階段人民幣升值是得到政策層的認可的。政策層面人民幣升值的好處:一是有利于穩定“十九大”召開前的金融市場。當前國內資金面近期較為緊張,資金內流有利于緩解國內資金緊張局面;二是有利于緩解當前美國對我國進行的“301條款”調查,進而調節中美國際收支失衡。
預計下周“超級升值周”可能不會再現,本周人民幣在政策與市場方向一致的聯合提升作用下,升值幅度較大。雖然有多重理由需要人民幣升值,但是如此快速的匯率升值對進出口貿易的打擊較大。實體經濟是經濟發展的根本,無論是金融還是外交博弈都要以經濟發展為根基。但是另一方面,政策層面對升值的態度并未改變,因此市場與政策的博弈中,仍有可能選擇維持人民幣升值預期。綜上,預計人民幣下周震蕩,大幅回調與大幅升值得可能性均較小。投資者可利用這一窗口期,觀察下一階段人民幣匯率各參與方的行動與態度。預計下周目標區間或位于6.5100-6.59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