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8月15日)中國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M2貨幣供應同比增速自去年11月開始一路下挫,5月跌破個位數,7月再度刷新歷史最低水平:
7月M2貨幣供應同比 9.2%,再創歷史新低,預期 9.5%,前值 9.4%
7月M1貨幣供應同比 15.3%,預期 14%,前值 15%
7月M0貨幣供應同比 6.1%,預期 6.5%,前值 6.6%
7月新增人民幣貸款8255億元人民幣(含銀行業金融機構拆放給非銀行業金融機構的款項),高于市場預期的8000億元,大幅低于前值(15400億元)。
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561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071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544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353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626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4332億元,票據融資減少1662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減少851億元。7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 12200億元人民幣,超過預期的10000億元,前值由17800億元人民幣修正為 17762億元人民幣。截至7月末,社融存量為168.01萬億元,同比增長13.2%。
影子銀行卷土重來?
其中,被視為“影子銀行”的委托貸款+信托貸款 未貼現承兌匯票等非標融資數據較上月回升:委托貸款和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均由減轉增,后者大增2039億元,而信托貸款減少了50%,至1232億元。當月表外融資整體規模新增5042億元,為上月增量的兩倍還多。
不必過度關注M2
中國央行參事盛松成周二表示,社會融資規模增量比新增貸款更適合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因其涵蓋了更廣泛的融資渠道。在衡量整個社會流動性狀況的準確性方面,社會融資規模指標可能超過廣義貨幣(M2)。
數據公布前,上海一基金交易員對路透社稱,短期內市場還在等候金融數據落地,在全線低于預期的7月經濟數據公布后,7月信貸及社融如何受到關注,“按央行的說法M2已經不是關鍵,主要看看信貸會不會很弱,特別是房貸的數據?!?/span>
央行此前多次表示,只要實體經濟的合理融資需求得到滿足,M2增速放緩可能是新常態,市場不必過度解讀。 在上周五晚間發布的第二季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指出,當前M2增速偏低與多種因素有關;隨著市場深化和金融創新,影響貨幣供給的因素更加復雜, M2的可測性、可控性以及與經濟的相關性亦在下降,對其變化不必過度關注。央行還指出,下一步將保持貨幣總量穩定。
值得注意是大幅增加的存款,尤其是財政存款。數據顯示,7月外幣存款增加15億美元;人民幣存款增加8160億元,同比多增3089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7515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減少3697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1.16萬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7391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