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8月14日)日本內閣府公布的第二季度GDP數據顯示,日本經濟連續第六個季度增長,實現了十多年來最長經濟增長,因國內需求的回升彌補了出口放緩的影響。

數據顯示,日本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年率化增長4.0%,高于預估值的增長 2.5%,前一個季度修正后環比年率為增長1.5%。第二季度中,私人消費增長0.9% (預期增長0.5%),商業支出提高2.4%(預期提高1.2%),凈出口減少0.3%。第二季度GDP較前季度增長1.0%,優于分析師預估的增長0.6%。
日本上一次實現這么長的經濟增長是在2006年中期,小泉純一郎任職首相期間。如果第三季度持續這樣的增長速度,那將會實現2001年以來最好的經濟表現。
安倍晉三任職首相的四年多里,企業盈利飆升,經濟發展高于其潛在增長率。但是,通貨膨脹仍然低迷,盡管日本央行采取了大量的貨幣刺激措施。經濟學家正在密切關注近幾十年來最為緊張的勞動力市場,以及它開始帶來的工資提升的跡象。
東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經濟學家Yoshiki Shinke在GDP數據公布前就寫道:“日本經濟正處于的復蘇軌道上。”根據Shinke的說法,出口需求可能會放緩,但國內需求——私人消費、商業支出和公共投資,都開始在彌補這個缺口。他說道:“經濟增長步伐依然穩固。如果國外經濟繼續復蘇,特別是美國,出口就可以恢復收益。”
不過,日元對周一公布的日本GDP數據反應不大,日元兌美元周一小幅走跌。看來美朝緊張局勢仍是近期市場前景的關鍵。摩根士丹利預計目前日元兌美元匯率將下跌。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