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財富網9日訊,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午后大漲約150點,現報6.6987,創逾10個月新高。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漲幅進一步擴大,現報6.6874,較上一日夜盤收盤漲逾200點,創去年9月來最強。
8月9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109個基點,報6.7075,為去年10月10日來新高。
分析人士指出,盡管美國7月非農數據強勁,但并沒有逆轉美元的頹勢,市場對美國通脹放緩擔憂不散,美國政治風波也繼續受到關注,使得美元短期難以翻身。而在美元繼續偏弱震蕩的背景下,短期內人民幣匯率有望延續偏強態勢。
點擊查看美元指數行情
對于美元的弱勢,分析師認為,這一方面來自強勢歐元的打壓,另一方面也有美國國內特朗普政策連連受挫,“通俄門”持續發酵等政治風波的影響。同時,市場對美聯儲下半年加息節奏的預期也有所降溫。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堅稱,從周期的角度來看,強勢美元已到盡頭。
人民幣利好不斷
機構認為,人民幣近期強勢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元走弱。中金公司分析師陳健恒稱,在美元走弱的背景下,人民幣對美元升幅明顯滯后于美元指數跌幅和大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升幅,預計未來幾個月人民幣可能還會階段性走強,這可以修復貶值預期、帶來資金回流,也有利于資金面穩定。
上月中旬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9%高于預期的6.8%,令人民幣自5月以來持續走強的態勢進一步延續。
不少國際機構紛紛上調了對中國經濟的預期,不僅從側面反映了中國對外資吸引力的提升,更預示著人民幣將隨中國經濟一道在平穩中保持強勢。摩根大通認為,有關中國經濟硬著陸和金融風險的擔憂較一年前已大幅減弱,中國有望繼續成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器”。
本周一,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最新外匯儲備規模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外匯儲備規模30807億美元,較6月末上升239億美元,升幅為0.8%,為連續第六個月出現回升。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上半年我國國際收支狀況穩健,跨境資金流動形勢回穩向好,未來國際收支總體平衡的基礎將更加堅實。
評論稱,外匯儲備的穩步攀升再次驗證了人民幣預期的由冷轉暖。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在總結近期人民幣匯率變動時曾表示:“近一段時期,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更加明顯,起到了提振市場信心的作用。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雙向波動明顯增強。同時,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的形成機制進一步完善,逆周期調節效果初步顯現。”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