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本周一,道指已經連續第10個交易日上漲,為1930年有紀錄以來的第六長連漲紀錄。
同時,道指連續第九日創出歷史新高的表現,則可以排在歷史第三位:
包括本周一在內,今年內道指已35次創歷史新高,本輪美股牛市似乎正在今年煥發出第二春。
值得一提的是,美股市場今年進一步大漲的局勢正令大型對沖基金賺的盆滿缽滿。Citadel、維京全球兩大巨頭去年收益不佳,不過今年初至今卻表現突出,收益率不斷攀升,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目前,S&P 500指數自今年初起至7月已上漲12,超過70%的公司報告顯示上季度盈利驚人。美國的投資者們看似已經擺脫了總統特朗普的政策議程停滯以及政局不穩帶來的負面影響。其中,美國科技股依然是市場領先者,上漲23%,是標準普爾500指數中表現最好的行業。
對于美股為何能持續上升動能不減,市場人士一度眾說紛紜。然而,路透社本周最新撰文卻認為,在這背后美元今年以來的持續下挫或許居功至偉。自2015年以來,美聯儲總計一共加息了四次,而過去四個月美元的跌幅,或許已經足以抵消這四次加息的負面影響!
路透社指出,美元疲軟所顯示的完全不是美國經濟困頓,或“特朗普折扣”效應顯現,而是可能表明10年來最有利的投資環境有望再持續一段時間。
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報告,從對金融環境的影響來看,美元下跌2%就相當于美國聯邦基金利率下調25個基點。而4月以來美元已下跌8%,同時美國升息預期下降,助力全球股市延續漲勢。
雖然對于美國總統特朗普能否長久執掌白宮、以及他推進重要改革的能力的懷疑之聲也被列為不利因素,但人們愈發認為美元走勢反映出全球經濟處于強力擴張而通脹不足的狀態。美銀美林駐倫敦10國集團(G10)外匯策略主管Kamal Sharma說道。“資產市場和美元在對同一件事做出反應,那就是全球經濟進入金發女孩經濟階段(不過熱也不過冷),并且美聯儲將持續維持謹慎立場。”
有意思的是,彭博社周一發布的一項對比顯示,過去一年間美股市場甚至比主要外匯市場更為安全(波動率偏低),這在歷史上幾乎前所未有。目前,標準普爾500指數的1個月隱含波動率指標比同期德意志銀行G7貨幣隱含波動率指標整整低了一個百分點。投資者似乎已經傾向于認為當前低收益貨幣回報比股票風險更大,這與過往傳統的風險/回報關系截然相反!
不過,盡管今年美股上漲趨勢幾乎沒有受到阻礙,但也有些分析師目前認為,現在已經沒有什么因素可以推動美股繼續大幅上漲了,甚至一些不利因素還可能使股指轉跌。
Boston Private Wealth首席市場策略師Robert Pavlik表示:“我們有一個低通脹、低利率環境,企業盈利也好的令人難以置信。這些因素都有助于美股維持現狀,但與此同時,并不是所有的板塊都有收獲,美股回調也有可能成為自我實現的預言。”
他表示:“我對自己的行動非常審慎。我不會追逐市場,也不會為什么東西感到激動而花掉我手中的現金。如果我覺得一樣東西過一兩個月會大降價,我為什么現在就付出全價去買它?”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