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網消息 上周基于中間價計算的招商外匯供求強弱指標跌至今年最低點,這顯示國內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在人民幣走強的背景下反而有所惡化。對此,有專家表示,人民幣匯率走強并不意味著央行外匯占款能夠發生系統性改善,仍需謹防下半年中國資本外流壓力重新增大。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表示,上周人民幣匯率升至近期最高點,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為6.7181,較年初升值3.4%。不過據他觀察,國內跨境資金流動的多項指標顯示國際資本流動形勢和國內外匯市場供求關系并非近期人民幣走強的主要原因。
首先,上周基于中間價計算的招商外匯供求強弱指標跌至今年最低點,而內地香港市場資金流向指標在上周也大幅走弱,內地資金流向香港市場的規模增加。
其次,近期我國周邊經濟體國際資金流動形勢也在持續惡化。2季度以來招商亞洲新興市場資金流動指標大幅下跌,近兩周韓國出現較大規模的資金外流現象。
在謝亞軒看來,人民幣匯率走強以及新興市場貨幣指數走強只是美元走弱的被動結果,而非國際資金流入新興市場所致。目前國內外匯市場已經出現了量價背離的新情況,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不一定能反映外匯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7月以來的各項指標顯示國內外匯市場依然處于需求大于供給的弱平衡狀態,國內跨境資金流出壓力依然存在。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日前也表示,從資本賬戶的角度來看,這一輪資本外流主要是其他投資項引起的,今年一季度資本流動狀況的改善也主要是由其他投資項的好轉導致的。其他投資指的是各種跨境借貸,在我國持續面臨資本外流壓力的過程中,2016年年一二季度是一個轉折點,在此之前導致其他投資外流的主要原因是外資回撤,之后則是內資外流。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地下渠道的資本外流也具有相當數額,錯誤和遺漏項是資本外流的重要渠道,可以看到,錯誤和遺漏項在過去十幾個季度的規模一直很大,哪怕到了今年一季度,地下渠道的資本外流仍達到了將近600億美元。
他表示,今年二月份以來我國的外匯儲備以央行的口徑來看是增長的,然而,央行外匯占款以及銀行代客結售匯差額與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差額仍為負,因此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的反彈在更大程度上應當歸結為估值效應。
因此,他認為,受到美國與其他發達經濟體增長差重新拉大、中國宏觀經濟增速溫和回落、十九大之前強監管措施有所緩和等因素的影響,2017年下半年中國資本外流壓力可能重新增大,這進而可能造成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次承壓。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