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美元持續疲軟,人民幣匯率連續7日大漲。
外匯專家韓會師表示,近期人民幣匯率持續升值,但市場并未出現結售匯逆差明顯擴張的跡象,這說明人民幣的強勢表現有助于市場中長期信心的穩定。
人民幣匯率突破6.75心理關口
19日在岸人民幣匯率高開逾百點報6.7464,創2016年10月20日以來新高。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維持在6.7485附近高位震蕩。當日的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調升160個基點,報6.7451,為去年10月21日以來新高。
與此同時,受疲軟經濟數據影響,加之特朗普政府在醫改法案上遇挫,美元指數持續走低。美元指數下探至2016年9月以來新低,失守95關口。
“美元指數的持續走軟為人民幣進一步反彈創造了條件。”外匯分析師李劉陽說。在他看來,6.75是短期的重要心理關口。當人民幣匯率接近和達到6.75之后,可以觀測到購匯需求較前一段時間有所增加。但如果美元短線持續走軟,這類抄底頭寸的虧損可能會引起止損盤涌出,多殺多的局面將強化人民幣的短線強勢。
一位外匯交易員表示,銀行間流動性仍較充裕。在他看來,美元指數弱勢表現,除了美國本身經濟不景氣外,歐美貨幣政策趨同也會提振歐元,進而影響美元。外部環境或逐漸影響市場結售匯預期,不排除后續結匯預期占上風的可能。
從外匯供求來看,“隨著7月海外上市企業分紅購匯接近尾聲,外匯供求將更加趨于平衡。”外匯分析師劉維泉指出。
19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收盤價報6.7556,較上一交易日漲24個基點,收盤連續第三日刷新逾8個月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離岸與在岸價差繼續收窄,顯示出經過6月初開啟的兩輪人民幣升值,外匯供求進入了短期均衡水平。
而從一籃子貨幣的視角來看,CFETS指數繼續維持93至94之間的平穩走勢,同樣顯示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波動仍然以CFETS指數穩定為錨。
人民幣匯率走強提振市場信心
“自央行在中間價定價模型中引入逆周期因子以來,逆周期因子對人民幣匯率有一定的推升作用。”招商證券分析師謝亞軒指出,同時,美元指數近期進一步走弱,使得人民幣對美元表現得更加強勢。
在韓會師看來,今年伴隨人民幣的強勢表現,市場對人民幣的貶值預期雖然并未消失,但已經明顯淡化,突出表現為國內外機構普遍調高人民幣未來走勢預期,以及結售匯逆差規模總體收窄。
“國際市場美元疲弱是近期人民幣走強最主要的外部因素。”韓會師告訴記者,2014年至2016年長期困擾境內市場的“美元貶值,人民幣難升”的格局被打破,這對于化解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意義重大。
從經濟基本面來看,在歷經一輪去杠桿之后,國內近期經濟表現出不錯的韌性,經濟基本面整體來看支持當前人民幣匯率的短期均衡。
民生銀行高級研究員應習文指出,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把加強金融監管放在重要位置,而二季度超預期的經濟增速,也為貨幣政策維持穩健中性提供支撐。“6月末M2增速已回落至9.4%,我們將數據折年后估算M2/GDP已由2016年末的208%下降至204%附近,為近年來首次下行,這些經濟和貨幣基本面因素都支撐了人民幣匯率。”
此外,從全球風險情緒來看,當前金融市場的風險情緒仍然較好,資金整體仍然流向資產收益較高的新興經濟體。總體來看,人民幣對美元短期將進入相對均衡狀態。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