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近日,在一財研究院與復旦聯合主辦的“中國與世界季度經濟預測報告會上”,專家們著重探討了在貨幣政策和經濟相互交織的圖景下,第三季度中美兩國經濟可能的走勢。隨著“特朗普效應”的逐漸消退,IMF已將對美國經濟增速的預期由2.3%下調至2.1%,美國經濟形勢的變化對全球的影響將持續擴散。中國在去杠桿強監管的態勢下,雖上半年經濟增速仍保持平穩增長,但多方預測經濟增速將“前高后低”,去杠桿帶來的影響將在下半年有所體現。
“前高后低”成共識,預計貨幣將寬松
今年以來,關于GDP增速“前高后低”的判斷被廣泛提出,此次報告會上多位專家也表達了對此的認可。朝陽永續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劉海影認為,中國經濟未來一定會有相當強大的下行壓力,出口增長帶來的驅動在二季度之后將開始消散,三季度會繼續下滑。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徐明棋及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也表示,前期信貸和監管的收緊對經濟的影響會更明顯,且監管不可能一下子放松,對經濟的負面影響會在下半年出現。
從投資層面看,交通銀行研究中心副總經理周昆平表示,隨著房地產和基建投資被嚴格控制,這兩項投資下半年將下滑,因此下半年的經濟肯定沒有上半年好,預計三四季度增速為6.0%。
雖然面臨較大的下行壓力,下半年經濟仍有一定的支撐因素。徐明棋表示,從外部來看,雖然美國經濟可能紅燈閃爍,但總體仍處于復蘇態勢,有利于出口。彭生文認為,下半年經濟仍有一定支撐,主要是已發放的信貸有滯后影響,所以下半年的經濟增長不會很差,但是強監管帶來的緊縮在明年上半年會體現出來,明年會低。
在貨幣政策方面,鑒于上半年去杠桿強監管的舉措對流動性造成了一定的壓力,多位專家認為央行接下來會選擇程度不等的寬松政策。對下半年來說,彭文生表示,貨幣政策要看銀行金融監管能否堅持,監管堅持越緊,信貸緊縮力度越大,貨幣政策放松的可能性越大。“講貨幣政策,央行始終是穩健的,穩健就是不緊不松。所以下半年是什么情況呢?如果覺得市場緊的話可以放松一點,如果市場還是這樣,那沒有放松的可能性。”周昆平說。
另外,劉海影指出,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央行迎來比較寶貴的窗口,通過比較偏緊的貨幣政策去控制銀行和金融機構擴杠桿的行為,這是一切金融政策層面變化的原因。之所以說寶貴,是因為在這個時間窗口里中國經濟所呈現出來的比較正面的數據改善是不可維持的,是不可持久的。
美國經濟或紅燈閃爍
劉海影對美國經濟的判斷開始進入比較悲觀的區間。劉海影表示,金融危機后美國經濟資源配置效率低下,企業的產能開始上升,21%的過剩產能遠高于18%的全球平均水平,新增勞動力主要體現在第一勞動生產力的部門和行業,實際勞動生產力增長為負。
對于美元走勢,劉海影認為,隨著信用溢價的上行,未來美元將有更大的升值可能。
“短期內美國經濟依然還是有動力去維持復蘇,但是我們已經不能說它是一路綠燈。在遠處或者不那么遠的地方紅燈已經開始閃爍,這一特點對我們判斷全球和中國經濟都有重要的含義。”劉海影說。另外,徐明棋認為,明年底到后年美國會有一波周期性調整,新興國家需要注意其產生的溢出效應。
在考慮到美國經濟可能存在問題的同時,也有專家預期較為樂觀。徐明棋認為,美國經濟的紅燈仍在較遠的地方,在一季度增速為1.4%情況下,總體上不會很強勁,政策對經濟原來想象的刺激作用不會很強。房價雖然回升,但是剛進入危機之前的水平,房地產泡沫尚未形成。股市稍有泡沫但稍微調整的話對美國經濟的打擊不會很強。周昆平也表示,短期內仍看好美國經濟,認為紅燈閃爍比較遠,至少要到2018年。(原標題: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下半年貨幣或將寬松)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