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可以稱得上是全球央行的議息周,盡管美聯儲6月加息和首度披露縮表計劃細節的決定,毫無爭議地吸引了所有投資者的目光,但不容忽視的一點是,除了美聯儲外,全球其他主要央行在本周也普遍流露出了未來政策可能轉向緊縮的意圖。而假如這些央行放開腳步逐漸追上美聯儲,那么未來美元多頭最大的優勢,很可能將蕩然無存!
最新流露緊縮轉變意圖的央行,無疑就是隔夜剛剛公布利率決議的英國央行。英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本周是2007年以來最接近升息的一次,該央行意外表示,此次會議有三位政策委員支持升息。委員麥卡弗蒂和桑德斯加入升息支持者福布斯,建議將英國央行去年8月降息至0.25%的缺口補回來。英國央行行長卡尼和其他四位政策制定者則投票維持利率不變。
上次有三位MPC成員投票贊成升息是在2011年,當時有九位MPC成員,而上一次只差一票就可逆轉利率決定是在2007年6月,當時委員會投票結果為5:4。
英國央行稱,上個月通脹跳升至2.9%,意味著今年秋季有望突破3%,高于央行幾周前的預期,同時也遠高于央行2%的通脹目標。該行并稱,上周大選特雷莎·梅未能贏得絕對多數后,英鎊下跌也有可能進一步推高物價。
在英國央行隔夜意外出現三張加息票后,市場對于其在2018年底前首度加息的概率預期也迅速跳升至了逾六成。同時英鎊兌美元則在隔夜歐洲時段大漲。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英國央行,本周稍早加拿大央行也曾首度釋放過未來政策將轉向加息的言論。環球外匯本周二報道過,加拿大央行副行長威爾金斯(Carolyn Wilkins)本周初稱,央行將評估在經濟持續增長的情況下,是否還需要將利率保持在接近紀錄低位。該講話令外界產生了該央行可能會比預期更早加息的預期,并提振了加元。
CIBC Capital Markets的資深分析師Royce Mendes稱,這是加拿大央行首次承認接下來的政策動作可能是加息。加拿大央行將在7月12日做出下一次的利率決策。雖然許多分析師原已預期,央行將在2018年開始加息,威爾金斯講話后,市場認為今年底前加息的機率為52%。
分析人士指出,這一系列的政策態度變化都意味著:全球央行在收緊以往寬松政策的路上,步調正逐漸趨同。彭博社分析稱,美聯儲不再形單影只,全球央行勢將再度“志同道合”,歐洲央行、英國央行、日本央行都處在考慮退出細節的早期階段。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的資深研究員柯克加德(Jacob Funk Kirkegaard)解釋道:“我們所談論的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變化,曾經,央行就是經濟最重要的油門,必須提供盡可能大力度的貨幣刺激。現在,發達國家的央行們終于等到了經濟的復蘇,便開始采取相應的行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