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意大利修改憲法公投結束,初步計票結果顯示反對修憲人數比例占優,意大利總理倫齊表示將會承擔所有失敗責任并直接宣布辭職。消息一出,歐元匯率一度大幅下挫。分析人士稱,接下來意大利很可能會迎來“脫歐”公投,從而使歐元區不確定性風險加劇。
市場風險情緒上升
意大利修改憲法的提議最終未獲全民公投通過,總理倫齊宣布辭職。一度市場風險情緒上升,歐元兌其他貨幣普遍下跌,歐元兌美元一度跌逾1%,歐元兌日元一度跌0.4%,黃金期價一度漲逾10美元,最高觸及1188.1美元/盎司。意大利富時MIB指數開盤跌1.7%,意大利銀行業指數開盤跌3.3%,歐洲銀行業指數開盤也跌1.1%。歐元區銀行股一度普跌,意大利聯合圣保羅銀行開盤跌5%。法國農業信貸銀行開盤跌1%。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上漲至2.05%。不過,因為該公投結果已經被市場充分預期,市場震蕩后又現反彈行情,歐洲多個股指低開后呈現上漲態勢。
倫齊的辭職很可能導致現任政府垮臺,各政黨需要協調組成新政府。公投結果出來后,意大利主要反對黨“五星運動”等已提議進行提前選舉。但“五星運動”領導人此前曾表示,將推動意大利舉行“脫歐”公投,以重啟意大利早期的貨幣里拉。如果“五星運動”等“脫歐派”政黨在未來的意大利大選中獲勝,意大利很有可能步英國后塵脫離歐盟,這也正是市場最為擔心的因素。分析人士稱,從目前情況來看,倫齊的民主黨和“五星運動”的支持率非常相近。
意大利此次修改憲法公投源于該國總理倫齊今年9月提出的憲政改革方案。根據倫齊的設想,此次意大利修憲將圍繞限制兩院權力展開,比如將參議員的數量從當前的315名減少到100名,限制參議院解散政府的權力等,以此謀求極大地擴張內閣話語權,更有效地在議會通過各類立法和新政,繼而有效推行結構性改革。由于未能獲得三分之二的議會議員通過,倫齊主張通過全民公投來決定這一修憲法案的通過與否。
不確定性仍在發酵
澳新銀行的經濟學家稱,有猜測認為,如果市場因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而陷入動蕩,歐洲央行可能會干預,把對意大利國債的購買盡量提前,因此有關歐洲央行將提供“流動性糖丸”的想法或許會再度充斥市場。
長期來看,雖然金融市場已經提前反應了意大利公投失敗的風險,各機構也都基本準備了應對措施,但靴子落地仍然有一定殺傷力。理論上說,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可以立刻解散國會,并開始舉行大選。意大利是歐盟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政治經濟的何去何從,會對歐元區產生重要影響,并加劇歐元區的金融不確定性風險。分析人士指出,意大利修憲公投失敗,使意大利“脫歐”風險加大,歐元區面臨解體威脅,市場不確定性擔憂使歐元走弱,意大利債務占該國GDP的比重已超過130%,持有意大利債券的投資機構受到打擊,而一旦意大利反對黨上臺,更會對法國等即將舉行大選的歐盟國家造成負面影響。
宏觀研究人士認為,不管組建臨時政府還是提前舉行大選,未來意大利政局都可能陷入動蕩,最壞的結果就是,五星運動黨奪取政權后將意大利推離歐元區,最終或導致歐元區解體。短期內,受波及最大的可能是意大利銀行業,沒有了倫齊之前承諾的救助方案,意大利銀行業將難以應對壞債高企、利潤過低的困境。
英國金融時報稱,意大利公投失敗之后意大利第三大銀行西雅那銀行援助計劃可能遭遇挫折,因銀行援助計劃無法得到推進,銀行業危機再度發酵。部分人士擔憂,意大利銀行業如果全線崩潰,將可能觸發歐元區銀行業系統的恐慌,甚至引發全球市場動蕩。今年以來,出于外界對其不良貸款的擔憂,意大利各銀行的市值普遍被腰斬。意大利銀行的不良貸款總計高達3600億歐元,而這些銀行的賬面市值僅為2250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