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四美國財長努欽講話后不久,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在接受路透采訪時發表了最新言論,而這一次他再度將矛頭指向了人民幣。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周四稱,中國是操縱匯率的“總冠軍”。就在幾小時前,新任美國財長剛剛承諾將更加系統地分析中國的外匯政策操作。
特朗普在接受路透專訪時表示,雖然他并未兌現在就任首日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的競選承諾,但他對中國操縱本幣匯率的認定沒有“退縮”。特朗普稱,“關于他們嘛,我認為他們是操縱匯率的總冠軍。所以我沒有退縮,我們將拭目以待。”
特朗普競選時一再指責中國人為壓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以使得中國出口商品更加便宜,從美國“偷走”了制造業崗位。
但有意思的是,美國財長努欽周四稍早在談及人民幣話題時還一度表示,他尚沒有準備好對中國的匯率行為做判斷。在被問及美國財政部是否計劃很快給中國貼上匯率操縱標簽時,努欽回答,他將遵照正常程序,分析美國主要貿易伙伴國的匯率行為。
通常,美國財政部需要在每年4月15日和10月15日分別提交一份有關他國匯率行為的報告。若宣布中國或者其他經濟體操縱本幣匯率,則需要美國財政部設法交涉以解決問題,這樣的過程可能最終導致被認定為匯率操縱的經濟體面臨懲罰性關稅。美國財政部在1988年曾認定臺灣和韓國存在匯率操縱,同一年國會頒布匯率審查法。美國政府最后一次認定匯率操縱是在1994年針對中國。
當前的情況很復雜。因中國央行過去一年動用數十億美元計的外匯儲備以提振人民幣匯率,從而應對資本外流問題。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去年表示,人民幣匯率基本符合經濟基本面。美國財政部去年10月的匯率報告也指出,認為中國外部失衡情況有些改善。
周四(2月24日)在華盛頓舉行的例行記者會上,IMF發言人Gerry Rice再度重申了IMF此前對人民幣匯率的評價,稱人民幣“與基本面大體一致”。他并援引了中國“對外部門報告”(ESR)和第四條款磋商中的最新評估。
路透社指出,特朗普關于人民幣的喊話,也讓努欽面臨的問題更復雜。努欽下個月將首次出席在德國舉行的20國集團(G20)財長會議。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的中國匯率操縱論或許更具政治意義而較無實用價值。克林頓執政期間在美國財政部工作的Truman指出,就某種意義而言,如果只是在口頭上說說,除了給人民幣造成升值壓力之外,并不會有什么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