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周一(5月15日)下跌,兌多個貨幣觸及低位,此前疲弱的美國制造業數據,與商品價格上漲一起拉低美元。
美國5月紐約聯儲制造業活動調查意外下降,指數自10月來首次轉為負值。
分析師警告稱,該指數轉跌,可能是制造業可能惡化的預兆。
摩根大通分析師Daniel Silver在研究報告寫道,“我們一直預期制造業在本年開局強勁后會有些放緩,但如果美國5月紐約聯儲制造業新訂單指數是一個可靠的前瞻性指標,那么,制造業放緩程度可能較我們預期的更嚴重。”
在數據公布后,歐元(1.1032, 0.0056, 0.51%)兌美元上漲至一周高位1.0989;
美元兌瑞郎(0.9916, -0.0045, -0.45%)觸及一周低位0.9958。
Wells Fargo Securities資深匯市策略師Eric Viloria稱,“數據弱于預期,市場原本預估數據上升...這是導致美元下跌的另一原因。”
“其它影響匯率變動的原因,至少今天,就是商品價格,特別是油價,大幅變動,因為我們看到匯率變動較大的貨幣,是對商品反應較敏感的貨幣。”
加元觸及逾兩周最高水準,澳元(0.7400, -0.0015, -0.20%)觸及12日高位,因原油期貨跳漲,金屬價格得到提振,令與原材料出口息息相關的經濟體的貨幣上漲。
全球前兩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與俄羅斯周一達成共識,認為石油減產協議需要延長九個月至2018年3月,以減輕全球原油供給過剩。消息提振油價最多上升2%,并主導歐洲匯市的交易。
新興市場貨幣上升,哥倫比亞和俄羅斯等原油出口國的貨幣兌美元錄得強勁的漲幅。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每周倉位數據顯示,投機者持有歐元凈多頭頭寸,為大約三年內首次(據IMM數據,自2014年5月來首次出現歐元凈多頭頭寸),并持有澳元凈多頭頭寸,這扶助澳元彈離上周觸及的四個月低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