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日法國大選的塵埃落定后,歐洲市場的投資者似乎終于能夠長舒一口氣。然而,放眼未來,這樣難得的輕松時光或許依然將只是暫時的。目前在法國大選之后,一些投資者的目光已經投向了歐洲央行的下一步政策走向,而另一些投資者則開始擔心包括意大利等國在內的后續政治風險。那么,是否能夠有一類指標能夠扮演歐洲市場未來走向的風向標呢?
事實上,無論你接下來打算投資歐股還是交易歐元,如今觀察意德債券息差的表現,或許最能幫助你防患于未然。因為這兩國債券市場的表現,既能反映出歐洲政治風險的細微變化——德國將在9月迎來議會選舉,意大利則可能提前大選;同時,也能對歐洲央行未來是否縮減購債有所預判,可謂“一石二鳥”!
先來看政治層面。考慮到9月德國大選默克爾陣營依然優勢較為明顯,基本不太會對歐元區產生系統性風險,因此意大利大選很可能將成為繼法國大選之后,接下來歐洲市場面臨的最大政治風險來源地!
近期意大利國內的政治動向就令人頗為擔心。當地時間4月30日,意大利前總理倫齊重新當選了中左翼執政黨民主黨的黨首。5月7日,倫齊將被提名為下次大選的民主黨候選人。也就是說,倫齊將參選最遲在2018年5月舉行的意大利大選(這一日期可能提前)。然而民調顯示,如今倫齊掌舵的民主黨支持率落后于民粹和疑歐政黨五星運動。

在意大利主要政黨中,只有倫齊所在的民主黨明確支持意大利留在歐元區。北方聯盟(Northern League)希望離開歐元區,而五星運動和意大利力量黨還未明確闡述立場。鑒于意大利對歐元的支持率持續處于歷史低位,意大利是否退出歐元區將成為大選的焦點,或令投資者憂心忡忡,從而導致意德債券息差擴大。
匯豐認為,意大利或將面臨政治不穩定時期,其歐元區成員國的地位可能也將岌岌可危。考慮最新的民調及目前的選舉法,意大利可能出現高度分裂的議會,從而難以組建一個穩定的政府。

在上周日法國大選之后,歐洲債市的一個微妙變化就是,更能反映歐洲會否可能陷入分裂的主要債券觀察品種,已不再是法債而是意債!十年期意大利國債收益率在本周法國大選結果出爐后依然上升了10個基點,利好的法國大選結果并未能化解意大利債市的擔憂。
ING銀行高級利率策略師Martin van Vliet就認為,意大利與德國間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息差很可能在意大利大選前可能升至230個基點。他說,“你可以認為,意大利選舉比法國大選更具政治風險。”
此外,對于那些認為法國大選后市場焦點可能不再停留于政治層面,轉而聚焦歐洲央行政策的市場人士而言,觀察意德國債收益率息差同樣具有價值。
意大利國債是歐洲央行購債計劃中的第三大主權債購買源,僅次于德債和法債,購債規模并不小。而相比更為安全的德債,飽受經濟衰退和政治陰云影響的意債,對普通投資者的吸引力顯然不足。因而一旦歐洲央行未來傾向于縮減購債規模,意債將在市場上變得更為乏人問津,而這一息差很可能也將出現上升。
環球外匯日內早間曾介紹過,目前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基可謂飽受壓力,需規劃結束大規模刺激措施的路徑。隨著近幾個月歐元區經濟復蘇,歐洲央行官員開始公開討論逐步縮減資產收購計劃,以及加息的可能時間。歐洲央行執委會成員默施(Yves Mersch)周一就稱,歐洲央行接近宣布經濟增長風險平衡,有所偏離其整體更為悲觀的立場,應相應地調整政策指引。
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預計,在今年年底前,意大利10年期國債收益率很可能將較可比德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高出300個焦點,息差幅度可能創下2013年以來最闊水平。本周二,這一息差僅為180個基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