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最新一期的人民幣(6.8959, -0.0002, -0.00%)追蹤顯示,三分之一以上的離岸人民幣外匯交易通過英國完成,倫敦保持了全球卓越外匯和支付中心的地位。倫敦依然是首屈一指的離岸人民幣交易樞紐。
為配合將于2017年4月25日召開的 SWIFT倫敦商業論壇,我們出版了人民幣追蹤特刊。本期報告聚焦于作為離岸人民幣樞紐的倫敦金融城,其中包含今年前三個月的統計資料和分析,另外還提供人民幣相關情報及倫敦外匯市場的狀況。
SWIFT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3月,36.3%的人民幣外匯交易(不含中國內地)通過英國完成。香港位居第二(29.3%),美國和法國并列第三(7.3%),隨后是新加坡(5%)。另外,過去5年中,人民幣外匯交易穩步增加。2016年的人民幣外匯交易數量超過1,300萬筆。
報告提供的其他外匯情報包括:
人民幣的交易金額在世界外匯貨幣中排名第五位,僅次于美元、歐元(1.0975, -0.0004,-0.04%)、日元和英鎊(1.2911, -0.0009, -0.07%)對于非CLS結算的交易,人民幣和美元是名義結算金額排名第五的貨幣對人民幣的月交易量已達到SWIFT確認總交易量4.3%(2017年3月)
隨著全球和境內市場更多使用人民幣,英國境內的人民幣交易和支付也持續增長。雖然往來英國的支付途徑全球多個市場,但SWIFT數據顯示,英國-美國間的支付走廊最為重要。2017年3月,往來英國的國際支付38%通過該走廊完成。報告提供的其他支付情報包括:
超過50%的英國支付交易(所有幣種)通過兩個國家完成,即美國(38%)和德國(16%)人民幣是英國與中國內地/香港之間最重要的支付貨幣。英國境內50%的金融機構(以及全球1,300家金融機構)使用人民幣與香港和中國內地開展支付業務。
倫敦是大中華區之外最大的人民幣支付中心,占5.66%的業務份額(落后于業務份額占76.14%的香港,但遠高于僅占4.19%的新加坡)
“該數據表明,倫敦是國際銀行業務的首選。” SWIFT美洲和英國行政總裁Javier Pérez-Tasso表示,“盡管全球外匯交易量下降,并且整個市場充滿不確定因素,但倫敦作為國際支付樞紐的地位非常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