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面
12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支持優質企業直接融資 進一步增強企業債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通知》(發改財金〔2018〕1806號)?!锻ㄖ飞钊胴瀼芈鋵嶞h中央、國務院關于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決策部署的一項政策舉措,旨在進一步增強企業債券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債券融資服務,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通知》主要明確了四方面內容。一是明確了優質企業支持范圍。二是優化了發行管理方式。三是實行"負面清單+事中事后監管"模式。四是規范了優質企業信息披露要求。國盛劉郁對此解讀稱,2018年8月以來的寬松政策,截止12月仍集中在基建方面,政府對地產方面的寬松政策較為謹慎,即“先基建、后地產”。這可能也與今年以來廣義財政收緊導致的基建投資增速不斷下行有關。發改委出臺的1806號文,支持優質企業直接融資,開始觸及地產政策寬松。該政策聚焦融資,而不是上一輪周期中的限購,也指向當前地產面臨的大背景是地產庫存不高+部分企業債務到期壓力大再融資面臨困難。
其還表示,地產方面,當前整體庫存偏低,地產政策全面放松將帶動房價快速上漲,因而地產全面寬松的可能性較小。預計地產政策的寬松可能更多集中在供給方面。預計在房住不炒+因城施策的框架下,部分地區可能進行有限度的結構性放松。基建方面,其預計廣義財政收緊的大方向不變,關注政策節奏是否會進行調整,一個重要的觀察角度是地方隱性債務相關文件的出臺進度和地方推進情況。就本輪寬松已經陸續出臺的政策而言,仍屬于結構性寬松的范疇。對債市而言,情緒沖擊可能大于實質沖擊,原因在于結構性寬松政策對融資需求、經濟增長的影響,要小于全面寬松政策。此外,民航局日前出臺了《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行動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航空+高鐵”大容量、高效率、現代化快速交通運輸服務體系。
《綱要》明確了民航強國建設的總體目標和“一加快,兩實現”的民航強國戰略進程。預計到2035年,我國人均航空出行次數超過1次,民航旅客周轉量在綜合交通中的比重超過1/3,實現從單一的航空運輸強國向多領域的民航強國的跨越。不僅如此,國際航協還預計2019年行業資本投資回報率預計為8.6%,高于平均資本成本,將持續為投資者帶來正向回報。航空公司預計全年接收1800架現代節能飛機,總投資額高達800億美元。
與股市逆向,今日債市大幅下行,國債期貨10年期主力合約大幅收跌0.66%,創近5個月來單日最大跌幅。10年期現券國債收益率上行逾7bp。

想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財經365股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