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章馨),原油價格已連續七個月上漲,石油相關貨幣走勢卻遠遠落后。這一現象背后的原因何在?
自去年6月21日觸及最近低點42.53美元/桶以來,美國原油價格上漲了約50%。但是產油大國貨幣的走勢相對落后。自去年6月21日以來,挪威克朗兌美元上漲了8.4%,俄羅斯盧布和加元兌美元均上漲逾6%。
這些貨幣的表現在全球貨幣中都不算起眼。在這段時間里,美元兌幾個主要貨幣匯率走低,ICE美元指數自去年6月21日以來下跌了7.2%。
油價走勢與石油相關貨幣的走勢出現了分化,這一現象非同尋常。一般來說,產油國貨幣會隨著油價上漲而走強,因為當油價上漲時,石油出口會給產油國帶來更多收入,投資者對這些經濟體的信心也會增強。
法國興業銀行稱,這一次,油價與石油相關貨幣(例如俄羅斯盧布)的走勢出現了脫節,其中有幾個原因。
出現倒價結構是油價飆升背后的一個原因。倒價結構指遠期期貨合約價格低于近日交割的期貨合約價格。不想進行實物原油交割的投資者會通過滾轉手上的期貨合約來賺取利潤,實際上就是賣出價格較高的期貨合約,買進價格較低的期貨合約。
這個技術性因素推高了油價,但并不一定表示產油國前景出現了根本改善,至少改善程度不足以推動這些國家的貨幣出現與油價同等漲幅。
Energy Aspects駐新加坡石油分析師Virendra Chauhan表示,顯然目前在資產組合中持有一定石油或者其他大宗商品頭寸有其吸引力。
許多投資者關注的焦點仍是其他市場推動力。
Rhicon Currency Management負責人Christopher Brandon表示,石油還完全不是影響外匯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影響投資者的是收益率或者利率。
Amundi Asset Management駐倫敦外匯管理負責人James Kwok就屬于這一類投資者。Kwok透露,他做空加元主要是基于他對利率而不是油價的看法。他認為,加拿大較高的家庭負債可能會限制其央行加息的能力,這應會拖累加元相對于歐元等其他貨幣的表現。
產油國貨幣沒有像油價那樣大幅飆升的另一個因素是,2014年油價暴跌時,這些貨幣的跌幅也溫和得多。
當油價下跌時,投資者會迅速拋售任何與原油相關的資產,盧布等貨幣與油價的關聯度通常會表現得更強一些。但當油價回升時,法國興業銀行表示,投資者會傾向于選擇那些同時受到其他因素支撐的產油國貨幣。更多原油期貨相關新聞資訊,請關注財經365期貨頻道!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