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編輯 章馨),國際油價上周走出一波V型反轉,周初以來受到獲利盤涌現(xiàn)、EIA汽油和精煉油庫存增加以及美國石油產量增加等多重利空因素的打壓連續(xù)三個交易日走低,不過隨著后半周尼日利亞出口受到威脅以及中國需求增加等消息出現(xiàn),幫助油價收復了前半周的大部分跌幅,但最終仍小幅收跌,周圖上錄得兩連陰。美國WTI 1月原油期貨整周累計下跌1.7%至57.36美元/桶;布倫特2月原油期貨下跌1.92%至62.40美元/桶。
原油在周初便受到了嚴重的拋壓,因OPEC產油國和俄羅斯達成減產協(xié)議所帶來的利好逐漸消退,且該協(xié)議的不確定性逐漸浮出水面,引發(fā)多頭獲利了結,成為油價回落的主要推手。而隨后兩日公布的API和EIA庫存報告更是加重了油價的跌勢,因原油庫存下降帶來的利好被汽油和精煉油庫存增加所抵消。EIA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12月1日當周的美國原油庫存下降560萬桶超過預期;然而汽油庫存增加了680萬桶,精煉油庫存增加了170萬桶,均遠超預期。成品油庫存不斷上升通常暗示對燃油的需求下降,這抵消了原油庫存大降所帶來的利好。數(shù)據(jù)公布后,美國原油和布倫特原油雙雙刷新了逾兩周以來的最低水平。
不過,非洲產油大國尼日利亞出口受到威脅以及中國原油需求增加的消息幫助多頭獲得了一絲喘息。尼日利亞兩大石油工會之一威脅從12月18日起進行全國性罷工,以抗議他們所說的“大規(guī)模解雇工人”并獲得了支持,這將在短期內影響尼日利亞原油的生產及出口,從而幫助提振油價。另外,中國海關總署上周五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原油進口量上升至901萬桶/日,為歷史第二高水平。旺盛的需求有望推動中國在今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并幫助緩解供應過剩的狀況,原油進一步收復了稍早的跌幅但多頭信心依舊疲弱。
總而言之,減產協(xié)議帶來的利好已經消退,短期市場焦點將繼續(xù)投向美國石油產量增加所帶來的利空。本周的API和EIA庫存數(shù)據(jù)仍會帶來影響,另外,美聯(lián)儲利率決議也將震撼上演,屆時美元的波動也會牽動以美元計價的原油走勢,值得投資者重點關注。
技術上,美國原油期貨連續(xù)第二周收于上吊陰燭,且高點持續(xù)降低,表明59美元關口附近的阻力強勁。若本周測試MA(200)57.80破敗并收于該位下方,則可能暗示短期頂部已經形成,后市仍有回落的風險。支撐水平看向55.80/54.80/54,阻力水平看向57.80/58.30/59。
布倫特原油期貨同樣再度小幅收跌,錄得長下影線,不過上周一度刺穿了MA(200)支撐,加重了本周跌破該位的可能性。不過油價近兩周跌幅有限,且仍位于近一個月以來的震蕩區(qū)間內,短期維持高位震蕩的可能性較大。支撐水平看向61.80/61.10/60,阻力水平看向63.60/64.30/64.60。
上述為期貨市場最新資訊,想要了解更多期貨信息請關注財經365期貨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