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鋅期貨套期保值參與機構數較去年同期增加六成。在上市公司半年報中,許多鋼鐵類上市公司披露了他們積極參與期貨套期保值的情況。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行業機構對期貨市場的參與度越來越高,市場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套期保值功能進一步發揮,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得到切實加強。
服務實體經濟是期貨市場的根本發展方向,立市之本。今年4月,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鄭商所第六次會員大會時表示,期貨交易所要引領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發展戰略。
2017年,國內交易所加快品種和業務創新,拓寬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今年3月底,大連商品交易所平穩推出的國內首個場內商品期權產品——豆粕期權,結束了我國商品衍生品市場只有單一期貨工具的歷史。4月,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期權掛牌交易,為中小企業參與期貨市場提供便利。8月份鄭商所掛牌交易的棉紗期貨,完善了紡織產業鏈套保鏈條。
此外,交易所還通過及時改進優化已上市產品,修改完善業務規則,努力提高市場培育和服務的針對性和精準度,為投資者參與市場提供便利。通過持續、扎實的基礎工作,市場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鄭商所法人持倉占比同比增長104%,占總持倉量的51.8%,同比提升4.8個百分點。大商所法人客戶日均持倉量占比46.14%,同比增長18%,市場流動性和市場結構持續協調發展。
大商所提供的數據顯示,越來越多的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開展套期保值業務,以管理原材料和產品價格波動風險。據不完全統計,參與鐵礦石期貨交易企業數量已有近千家實體企業,超過1200家產業客戶參與化工品期貨交易,國內日壓榨能力在1000噸以上的油脂油料企業中有90%以上的企業參與油脂油料期貨套期保值交易,85%以上的棕櫚油進口企業參與棕櫚油品種期貨交易,50%的全國30強飼料企業集團參與豆粕、玉米等品種的期貨交易。
上海期貨交易所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近年來,有色行業對期貨市場的參與度越來越高。以鋅為例,今年上半年鋅期貨套期保值參與機構數較去年同期增加61%,套期保值日均持倉量同比增加58%,日均交易量同比增加48%,套期保值效率維持在高位。近期,許多鋼鐵類上市公司在2017年半年報中披露了他們積極參與期貨套期保值的情況。馬鋼、華菱、鞍鋼、南鋼等均表示,通過開展鋼材套期保值業務有利于規避產品和原料價格劇烈波動風險,有利于穩定業績增長,符合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
而作為國內目前唯一一家金融期貨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有關人士告訴記者,交易所客戶數量由十八大前的12萬個增加到目前的38萬余個,特別是機構投資者數量實現由2755家增加到53156家的顯著增長,機構投資者類型由開業初的券商、基金進一步拓展至保險、信托、私募、資管等。
完善服務機制,優化投資者結構的同時,期貨市場始終將打擊違法違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和防范化解市場風險放在重要位置。
作為期貨市場的“電子眼”,中國期貨市場監控中心依托數據大集中優勢,從實名制開戶、保證金監控、市場監控及期貨經營機構監控等多個角度,對期貨市場實施全方位監測,及時防范個體性風險、系統性風險,在出現風險苗頭時,協助證監會、交易所及時化解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事件底線。記者了解到,目前,監控中心正在大力推進期貨市場實控賬戶管理工作。
交易所作為一線監管部門,2017年上半年,上期所處理669起異常交易行為;對11起涉嫌違規交易的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和取證,對其中7起采取自律監管措施,1起移送證監會稽查局。鄭商所深入排查市場異動線索2215起,確認異常交易線索190起。有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強市場監管,堅決抑制過度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