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烯烴自5月中旬以來的震蕩上漲將面臨一次較大的考驗,預計將下跌一個月左右。但四季度聚烯烴仍將繼續強勢,長期而言聚烯烴真正的壓力將會在2018年一季度。
我們的邏輯: 短期而言聚烯烴供給端庫存自7月中旬以來一直無法繼續下降,石化庫存在60萬噸附近徘徊已經1個月之久。這就意味著在當前價格體系下,中下游補庫已經到極限。
需求端由于環保因素,導致中下游開工持續下降,在下游開工率持續下滑的過程中,聚烯烴的上漲是錯誤的。中間商的貿易性需求支撐了最近的市場的高價。但是正如年初大跌一樣,沒有終端需求的支撐,貿易性需求是市場潛在供給,將加大市場壓力。
聚烯烴09合約即將交割,目前全都是升水現貨格局,面對即將到來的交割,高升水必將面臨較大的交割壓力。
對于四季度而言,我們仍然維持5月專題報告中的觀點:2016年底-2017年6月三四線地產的爆發以及2017年中國出口的擴張都對聚烯烴需求構成重要推動,同樣2017年7月三四線地產成交的大幅下滑,將會對2018年一季度的聚烯烴價格構成較大壓力。
我們的策略:
PP01合約在9250左右,L01在10100左右存在壓力,未來1個月左右的時間PP01將會下跌至8200左右,L01將會下跌至9100-9200左右。
中長期而言,我們依然看好四季度聚烯烴的上漲。我們仍然維持在5月專題報告中的判斷:四季度聚烯烴價格將挑戰2017年初高位。
【正文】
自5月中旬我們的專題報告:《聚烯烴中期調整或結束,該買了》以來,聚烯烴已經震蕩上漲了3個月。綜合各方面情況看,我們認為:
聚烯烴價格將會出現為期一個月左右的下跌。當然四季度我們仍然看好聚烯烴的上漲。
1、短期需求已經到極限
供給端廠家庫存已經自7月初后再也沒有進一步下跌,相反供給端庫存在小幅攀升。這就意味著實際上市場增量需求到達極限,與7月底相比市場需求實際上在縮小。
自4月底以來,聚烯烴的廠家庫存一直持續下滑,聚烯烴的價格也在4月底達到最低位,4月底到5月中旬,整個市場忽視廠家庫存的下降,需求的好轉,聚烯烴價格仍然較弱,直到5月中旬開始才修正這一錯誤定價。
當前我們看到的情況是7月中旬左右石化庫存達到短期底部,此后廠家庫存開始逐步上升,偶有下降,但總體上石化庫存目前保持60萬噸左右的水平。一般而言60萬噸左右的庫存水平是石化庫存的極限位置附近,此前7月下旬較為接近這一水平,基本上達到這樣庫存水平下已經就意味著短期市場需求已經接近極限。
7月下旬左右石化廠家庫存開始逐步上漲,雖然累庫的量并不大,截至我們寫這篇報告的時點,石化庫存也不過68萬噸,遠遠談不上有壓力。但是市場需求比最高峰時期走弱是實實在在的。同時目前全社會的庫存是在全線上漲的,并沒有因為最近幾日的價格上漲出現庫存下滑情況,不僅廠家庫存在上漲,貿易商的庫存也在上漲,并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近1個月左右。在我們此前的報告中已經反復提過一種思路:在聚烯烴期貨升水現貨的過程中,套利商大量買現貨拋期貨,雖然短期加大了現貨需求,助推市場上漲,但是一旦缺乏終端需求支撐,這種期現套利助推價格強勢的格局就非常危險。因為貿易性套利需求最終會變成供給。當終端需求減少采購的時候,前期的貿易性需求想要套現出貨,會發現市場的需求突然消失的無影無蹤。這種情況在今年初的大幅下跌中曾經出現過,后面也會繼續上演。所以在每一次聚烯烴需求達到極限,已經有明顯證據證明需求在減少的時候,對價格的上漲最好持謹慎態度。
2
、下游開工率在持續下降
環保因素導致聚烯烴下游開工率持續下滑,短期是利空,中期是利多。短期利空是因為短期實實在在的減少了市場需求。中期利多是因為終端制成品行業在環保打擊下,只能消耗庫存來滿足市場需求,因此今年以來一直制約終端制成品上漲的高庫存因素反而逐步消化了。
2017年環保督查對聚烯烴下游需求的打擊還是比較明顯的。聚烯烴的終端需求范圍較廣,但都是小型工廠,且在環保方面的確存在瑕疵,這就導致本輪環保督查幾乎對聚烯烴的需求造成全方位不利影響。8月中旬開始到9月11日,環保督查到華東地區,而華東地區是我國塑料制品產量最大的地區,占國內總產量25.6%左右,這無疑將會進一步降低聚烯烴下游開工率,從而在短期對市場需求造成沖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