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要點:
持倉的意義?機會成本,用選擇權換取未來期望。真正的效率是什么?買入即賺,上升勢中的回調加倉。最根本的矛盾?提升認知,“看不見,看不清,看不懂,看不起”是因為贏不起。
多方邏輯(宏觀分析派):
1、采暖季限產針對2+26所有城市執行,必須完成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的目標,采暖季期間持續執行,空氣差時限產更嚴。
事件描述:8月21日,環保部聯合發改委等部委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旨在做好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鋼鐵焦化鑄造行業實施部分錯峰生產。石家莊、唐山、邯鄲、安陽等重點城市,采暖季鋼鐵產能限產50%,以高爐生產能力計,采用企業實際用電量核實。
2、9月底前出臺限停產方案,采暖季成治理重點。《方案》明確提出“2+26”城市要實施鋼鐵企業分類管理,按照污染排放績效水平,2017年9月底前制定錯峰限停產方案,不同城市根據具體情況制定相關方案。今年大氣污染治理形勢較為嚴峻,而能否完成2017年空氣質量改善目標,關鍵在采暖季。《方案》要求從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15%以上,重污染天數同比下降15%以上。
而做為大氣污染傳輸通道的“2+26”城市重工業體量較大,過去的污染物排放限值已無法有效的解決大氣污染治理,采暖季限產成為有效降低秋冬季污染物排放強度的手段。《方案》出臺彰顯執行決心,產量壓縮支撐鋼價。《方案》明確指定了各地區限停產方案制定的時間,彰顯了環保部進行大氣污染治理的決心。
此前市場一直存在質疑環保限產執行力度的聲音,而《方案》的出臺表明環保限產的執行勢在必行。此次錯峰限停產的河北省以及安陽等城市是全國鋼鐵生產重地,此次采暖季“2+26”城市高爐限產或影響生鐵產量3000萬噸,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鋼企的供給造成影響,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的生產成本,對鋼價形成有力支撐。
3、鋼協是鋼鐵企業的代表,維護鋼鐵行業的合理利潤,目前鋼鐵行業平均銷售利潤率僅為3.04%左右,遠低于工業行業平均6%的利潤率水平。
鋼鐵屬于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每年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改造,需要合理的利潤支持鋼鐵企業進行技術進步,另外鋼鐵行業的平均負債率高達70%,也需要合理的利潤支撐運轉。鋼協沒有能力也沒有意愿去壓制價格。
4、目前的價格,是合理的,全行業漲價,鋼鐵利潤并不是唯一吐槽點。需求端沒有那么悲觀,供應端的收縮是主要推動力。價格上漲是普遍現象,不是形單影只。
5、限產不一刀切,但畢竟產生了威懾效果。具體到企業,好企業不限少限,差的多限甚至停產。
空方心態(某貿易商代表訪談實錄):
宏觀我說不好,不怎么認同繼續唱多,別說貿易商或下游,鋼廠自己都有點恐高。眼下,還是大鋼廠玩命抬價,焦炭一直搞事來煽動情緒。螺紋最近的庫存趨勢,鋼廠去庫存貿易商的社會庫存在漲。
供需上,達摩撕之劍電爐很曖昧,不批也不收,實際生產是不是恢復真不好說,解釋不通電極產了這么多去哪了。去產能,實際在產,動的就是那霸州300,唐山300,武安多說300萬的在產產能。而且7月粗鋼產量大漲10%。
關于采暖季,出文說限50%,鋼材有木有缺口我也說不好。但是可以說的是,不認可這邏輯,可以空礦(礦基本面,現在強勢是因為大礦山發貨量偏少;現在就開始談更新長協了,如果定的快,那量恢復起來很快),認可這邏輯,更能空礦。
總結:
上證率先強勢突破,雖然不能說牛市已來,但宏觀氣氛非常向好,整體傾向于上。黑色系期限結構也是支持看多。操作上建議突破后跟進,不在高位震蕩區徘徊。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