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威:2017/2018榨季,國際糖市基本面供過于求已成定局,食糖產量預期樂觀,各機構不斷上調未來過剩值,消費端尚缺乏亮點。食糖最大的兩個消費國——中國和印度,一個限制進口,一個聲稱不再進口。出口方面,除了澳大利亞和印度出口預期有小幅減少外,其他所有國家的出口量都有不同程度上調,隨著下一榨季的臨近,供需矛盾有繼續惡化的可能,時間成本對多頭較為不利。中短期內,市場焦點集中在印度和巴西的天氣以及進出口,巴西天氣干燥有利生產和出口,印度階段性降雨干旱緩解有利甘蔗生長,主產國未來產量均較樂觀,但經濟復蘇期內消費并不給力。另外,雷亞爾弱勢、巴西生產比例偏向食糖、歐盟、俄羅斯等國增產預期越發確定。資金方面,空頭占據絕對優勢,但需警惕空頭減倉離場對短期糖價的影響。總體上,供應充足和偏悲觀的預期占據主導,美糖維持弱勢整理為主,但絕對價格過低,低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會刺激需求和進口,美糖下方運行空間有限。
張偉偉:今年以來,國內外糖價呈現出內穩外弱走勢。受巴西、印度、歐盟等國糖產量預期提升的影響,2017/2018年度全球糖市由供應短缺轉向供應過剩,ICE原糖期貨大幅下挫,原糖指數由1月中旬的21.02美分/磅跌至6月底的12.96美分/磅,跌幅高達38.3%。國內方面,受進口食糖保障措施調查或導致配額外關稅提高所帶來的利多支撐,鄭糖走勢相對平穩,1-5月鄭糖指數整體維持6500元/噸-7000元/噸區間震蕩走勢,但隨著5月底商務部調查結果出臺,關稅調整與此前傳言基本一致,市場利好出盡,鄭糖期貨展開近兩個月的補跌行情,截至7月31日,鄭糖指數最低跌至5997元/噸,較1月中旬的高點7014元/噸跌幅達14.7%。
下半年或先揚后抑
中國證券報:從基本面看,如何看待下半年糖價走勢?
李曉威:8月以來,現貨銷量持續轉好,中旬已經有廣西現貨集團日采購突破萬噸的情況,銷量的好轉帶動現貨報價溫和上漲,現貨價格較本月初上漲了130元/噸-250元/噸,其中廣西和云南產區上調幅度較大,南方銷區和甜菜產區變動不大,現貨升水期貨,基差升水幅度持續擴大。本輪采購主力為貿易商的主動補庫行為。市場對后市的預期整體偏悲觀,銷區和中間商均維持較低的周轉庫存以減少虧損,維持隨用隨采的狀態,即使進入夏季傳統的消費旺季,備貨和銷量也沒有出現好轉。另外,在“互聯網+”的帶動下,傳統銷售路徑和方式發生了較大變革,產區食糖直接流向終端消費市場更加方便快捷,貿易商在主動和被動的影響下,蓄水池作用被明顯削弱。8月開始,榨季消費時間和庫存所剩不多,在夏季需求、中秋和國慶雙節的帶動下,消費好轉,價格上調,中間商開啟了主動的補庫行為,銷售才有明顯起色,短期對盤面的支撐較強。
根據過去14個榨季的統計情況看,廣西歷年8月工業銷量均值60.67萬噸,云南為20.35萬噸,廣西截至8月累計工業銷量可達全年的89.86%,云南可達80.64%。9月份,廣西單月工業銷量均值為65.85萬噸,云南為26.12萬噸,廣西9月累計工業銷量可達全年的94.49%,云南可達89.62%。由此推算,8、9兩個月廣西和云南的銷量總計可達173萬噸。從全國來看,8、9兩個月全國工業銷量均值為210萬噸。截至上月底,國內尚余工業庫存263.63萬噸,扣除210萬噸的工業消費預期,剩余53.63萬噸的結轉量低于歷史平均的76.65萬噸的榨季結余量。根據前兩年的情況看,歷史均值偏低,由此,本榨季剩余兩個月的銷量即使維持前兩年的“旺季不旺”狀態,榨季末期結余量也會處于歷史偏低水平,中期銷售壓力不大,相對比較樂觀。
今年銷售啟動較晚,去庫存進度同比偏慢。今年8月之前,銷量一直沒有起色,雖然現貨企業今年銷售壓力不大,挺價持續時間較長,但在減產和限制進口的前提下銷售進度一直不溫不火,其中既有對后市偏悲觀的預期,也有走私和替代品對銷售市場的擠壓。預計良好的銷售狀況將會持續到榨季末期,中秋和國慶雙節帶動的夏季消費依然值得期待,中期的現貨相對較為樂觀。但客觀來看,銷售轉好時現貨賣方相對比較冷靜,產區集團調價幅度較為謹慎,平穩走量以去庫存為主,主要出于對中期市場相對謹慎的看法,因為雖然本身去庫存壓力不大,但走私糖、替代品和國儲糖都隨時有可能對銷售市場的空間和價格造成較大壓力。
張偉偉:下半年國際糖價仍將運行于熊市周期中;國內糖價呈現先揚后抑走勢。國際市場上,繼7月底提升汽柴油商業稅并降低乙醇商業稅后,8月下旬巴西政府又對進口乙醇征收為期兩年20%的關稅,這或將促使巴西糖廠提高甘蔗生產乙醇比例,減少食糖用蔗量,對國際糖價帶來較強支撐作用,短線ICE期糖維穩反彈。但近期各機構頻繁上調糖市供應過剩量,國際糖業組織(ISO)預計2017/2018年度全球糖市供應過剩460萬噸,澳大利亞分析機構Green Pool將2017/2018年度全球糖市供應過剩上調至714萬噸。若無極端天氣出現,2017/2018榨季全球食糖供需過剩格局將成定局,國際糖價中長期進入熊市周期。國內方面,三季度中后期,國內食糖市場維持供需偏緊格局。進口保障措施導致食糖進口難以大幅增加,國內供應主要來源于本榨季生產的食糖及國儲輪出,目前拋儲尚無消息出臺,市場進入純銷售期,工業庫存呈現不斷下滑態勢;而國慶、中秋消費旺季帶來的備貨需求啟動,需求端對糖價的支撐力度轉強,近期鄭糖期價仍有上行動能。但整體上行空間有限,一方面,國儲糖懸而未決,一旦國內糖價出現大幅波動,國家將會適時拋售儲備糖補充市場供給;另一方面,若無極端天氣出現,2017/2018榨季開始國內食糖生產將正式進入增產周期。預計10月之后,國內糖價將走弱。
白糖股短期受到支撐
中國證券報:從白糖期貨與白糖股相關性來看,二者走勢之間有何規律? 如何把握白糖板塊投資機會?
李曉威:當前食糖銷量好轉帶動的行情主要反映在產區,其次是加工區和銷區,甜菜產區影響不大,與此對應的白糖股票行情也將受到明顯帶動,尤其是與白糖產區和加工區相關的糖業股票,例如南寧糖業(11.92 +1.10%,診股)、貴糖股份(8.10 +1.89%,診股)、保齡寶(11.06 +1.65%,診股)、貴糖股份和中糧屯河等,都是與白糖價格相關性較高的股票,隨著銷量好轉的持續,預計相應股票價格在雙節來臨之際也將有比較良好的表現。期貨投資方面,國內下榨季預期將進入增產周期,但供需過剩矛盾明顯輕于國際市場,過剩應力集中于明年的合約1805之后。鄭糖1801合約對應夏季消費高峰的基本面,產區銷售壓力和資金壓力不大,不可控的因素即為走私,直接決定本榨季不拋儲的前提下國內糖市的供需格局。短期內銷量成為當前價格企穩反彈的直接動力,鄭糖近強遠弱持續,另外,1801和1805合約因為未來預期越發悲觀,建議套利多1月空5月。
張偉偉:國內食糖生產具有很強的周期性,其周期圍繞在“增產-降價-減產-漲價-增產”一個循環中。從大的趨勢來看,以白糖生產為主營業務的白糖股,如廣西糖業,中糧糖業(9.66 +0.00%,診股)股價的走勢與白糖期貨呈現較強的正相關性。一般而言,減產周期,供給減少帶動白糖價格上漲,導致企業營業利潤增加,進而推動股價上漲;反之亦然。但在牛熊或者熊牛周期轉換期間,白糖期貨價格會有反復震蕩,而白糖股價趨勢轉變較為明顯,白糖股的見頂與見底時間要早于白糖期貨。從投資角度看,白糖期價突破底部震蕩區間,短線將打開近300點的上漲行情,這將對白糖股價帶來一定的利多影響。但整體來說,白糖牛市周期基本結束,翹尾行情空間有限,難以帶動白糖股大幅反彈。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