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銅近期高位運行,基本面的配合是功不可沒的,我們始終認為表觀需求反映出來的消費并沒有市場預期的那般疲弱。按照公式來測算,2017年1—6月我國銅表觀需求為546.54萬噸,同比小幅回落0.27%。由此可見,在供應偏緊的情況下,需求是穩定向好的。由于精銅終端消費比較分散,我們將從三大占比最重的行業家電、交通運輸、電力進行闡述。
家電行業對銅消費利好逐漸消退
2017年1—6月,空調產量為10171.99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1769.19萬臺,按照每臺耗銅8kg計算,空調方面的銅消費增量為14.15萬噸;家用電冰箱產量為4822.4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123.5萬臺,按照每臺耗銅1.4kg計算,銅消耗增量0.1729噸。我們預計今年上半年家電消耗銅增量在15萬—16萬噸。盡管在高溫燒烤模式下,空調銷量一路飆漲,但空調6月產量已經回落至1391萬臺,環比下降6.86%。此外,空調渠道庫存已在4200萬—4300萬臺,高庫存或對后續的生產安排造成一定壓力。
交通運輸行業對銅消費的支撐依舊可期
2017年1—6月,汽車產量為1396.8萬臺(其中新能源汽車的產量20.4萬臺),較去年同期增長85.4萬臺。若按照傳統汽車消耗銅20kg/輛計算,銅消費增量至少在1.7萬噸(該計算忽略了新能源汽車較傳統汽車耗銅平均增加20kg)。在政策面上,按照工信部2020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達200萬輛的目標,預計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用銅量將增加2.5萬噸/年;將建成集中充換電站1.2萬座、分散充電樁480萬個的配套充電設施,按照每個充電樁10kw計算,充電設備耗銅約1.25萬噸/年;十三五期間,中國地鐵里程將達6000公里,初步估算車輛耗銅將增加4萬噸/年,相關線纜耗銅增加3萬噸/年。因此,就已知政策的初步預算,銅消費增量在6.75萬噸/年。
電力消費接力家電消費,成為新的熱點
從電網基礎建設投資完成額觀察,2017年1—6月累計完成2398億元,同比增長9.98%,符合我們先前低增速的判斷;電源基礎建設投資完成額雖延續負增長,但增速明顯好轉,對比1—4月同比增速下降21.18%,1—6月增速已經提升至下降13.54%。按投資角度分類,電源基礎建設用銅較少,占比在15%左右,電網基礎建設用銅占比在85%。因此,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增速的企穩對銅消費是相當利好的。
根據電網每投資1億元能帶動800—1000噸的銅消費估算,2017年1—6月電網投資完成額累計值為239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7.62億元,意味著銅消費增量在19.59萬噸。按照2017年電網投資計劃4657億元來計算,下半年仍然有2259億元投資計劃,將帶動203.3萬噸的銅消費。若是電網投資同比增速穩定在5%水平上方,意味著2017年電網基礎建設投資完成額將達到5697.3億元,即下半年將較計劃外消費93萬噸銅。
綜合看來, 2017年1—6月銅消費增量保守估計超過40萬噸,而下半年的消費重點花落電網投資。我們認為2017年電網投資延續同比增長是大概率事件,由于往年基數較高,我們保守估計計劃外投資對銅額外的需求增量將達93萬噸。在宏觀環境穩定、市場流動性充裕的條件下,需求的穩定向好配合著供應端可能出現短缺預期這一添加劑,銅價上漲仍可期。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