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鋅價連創新高,似乎已是嘉能可重啟鋅礦的好時機。然而在鋅污染問題和公司CEO態度謹慎下,伊薩礦山是否會復產仍不明朗。
2015年嘉能可的首席執行官Ivan Glasenberg決定減少50萬噸鋅的生產,這無疑對伊薩山(世界上最大的鉛鋅礦之一)造成了重大的威脅。因為嘉能可一半以上的鋅和鉛的總儲備和資源都位于澳大利亞,尤其是mount Isa礦山和Macarthur River礦山。2015年10月,Lady Loretta鋅礦的生產被無限期的暫停,這主要是因為鋅市場的供過于求,使得其價格處于周期性的低點。與此同時,Macarthur River和George Fisher仍保持運行,但產量縮減。
從嘉能可2016給出的產量數據來看,通過上面的舉措嘉能可成功削減了全球30%的鋅產量。相應的,這一變動也裁剪掉了超過500個的工作崗位。
嘉能可停掉Lady Loretta鋅礦和縮減George Fisher項目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嘉能可在削減5000億美元的債務負擔后要保護其現金流。
二是Ivan Glasenberg認為他的礦產資源應該在價格低廉的狀況下得到保護。他認為,通過減少供應,嘉能可可以使鋅價回升,有助于重新平衡全球的鋅市場。
而這種手段,嘉能可已運用過多次。如在2015年9月初,嘉能可就通過關閉贊比亞和剛果的銅礦18個月,造成銅價飆升2%,并從中獲利。
所以如今鋅價漲超3000美元/噸,攀升至近10年來的高點,8月18日滬鋅1710合約也刷新十年高位,似乎已經成為嘉能可重新開啟伊薩礦山鋅礦的好理由。
然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在2017年2月9日發布了昆士蘭州可持續礦產研究所(SMI)關于鉛暴露的健康風險的研究報告。在這份報告中指出,伊薩山的礦山經營給城鎮帶來了鉛污染,對當地兒童的健康成長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
經過測試,伊薩山兒童的血液中的鉛含量是平常兒童的三倍。據研究者表示,這些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兒童血液中的鉛含量超過5微克/分,這會對它們的行為和智力發展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報告還分析了伊薩山兒童血鉛水平程度高主要在于對土壤和表面灰塵中的鉛的攝入。研究表明直徑小于10微米(稱為“PM10”顆粒)的顆粒和液滴可被吸入并進入肺氣道。雖然嘉能可的礦山首席運營官Mike Westerman表示,自2003年收購伊薩礦山以來,公司已經花費了5億美元用來加強環保措施,包括對道路的密封、大幅減少排放,甚至安裝了除塵系統等。
與此同時,嘉能可的首席執行官Ivan Glasenbergy也表示,嘉能可將繼續保持謹慎的態度,避免過早行動,對于何時復產仍有待考量。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