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內三大油脂期貨攜手走低,其中,棕櫚油、菜籽油、豆油主力合約分別收跌2.07%、1.85%、1.43%。分析人士表示,國內油脂供大于求、美豆豐產預期不斷兌現以及東南亞棕櫚油進入產量旺季等,均令國內油脂走勢承壓。整體來看,下半年油脂將呈現供需兩旺格局,價格也將呈現底部震蕩。
油脂期貨集體下跌
周三,三大油脂期貨全線下跌,其中棕櫚油主力1801合約收報5292元/噸,跌2.07%;菜籽油主力合約收報6776元/噸,跌1.85%;豆油主力合約收報6184元/噸,跌1.43%。
美爾雅期貨分析師李小雙表示,國內油脂期貨下跌,一方面因目前國內油脂基本面供大于求,另一方面,美國農業部(USDA)上調新作單產至49.1蒲式耳/英畝,且8月天氣良好,美豆豐產預期不斷兌現。此外,東南亞棕櫚油也進入產量旺季,增產預期亦令油脂承壓。
新紀元期貨分析師王成強表示,國內7月經濟數據多項不及預期,對市場情緒帶來較大負面影響,且下周全球央行年會召開在即,料進一步加劇市場波動。而8月中旬油脂行業連續發布的兩項利空報告,更是奠定了油脂市場空頭行情基調。
8月10日,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數據顯示,馬來西亞7月末棕櫚油庫存環比上升16.8%至178萬噸,產量增加20.7%,均超市場預估水平。隨后公布的USDA大豆供需報告也超預期地上調美豆單產,對油脂油料形成利空。
供給仍寬松
基本面上,李小雙表示,分品種來看,棕櫚油方面,馬來西亞棕櫚油局產量數據驗證了市場增產的預期,7-10月是棕櫚油產量旺季,因此8-10月份,在產量增加而出口需求相對平穩的情況下,馬來西亞棕櫚油庫存將快速增加。國內方面,棕櫚油庫存降至30萬噸以下,且貨源集中,棕櫚油價格表現抗跌。整體來看,產地賣壓累積后,在出口價格下調的情況下,預計將給出國內買船機會,因此四季度國內棕櫚油供應仍較充足。
豆油方面,目前國內豆油商業庫存總量143.52萬噸,遠高于去年同期。而進口大豆供應十分充足,大豆到港壓力下大多油廠保持正常開機,雖然環保及脹庫問題可能令部分油廠短暫停機,但總體來看影響不大,未來油廠開機率仍將繼續提升,豆油供應繼續增加。需求上,雙節前小包裝備貨旺季的臨近,近期終端需求逐漸向好,預計豆油庫存上升趨勢有望放緩,甚至出現下降。
菜籽油方面,華東、華南菜籽油總庫存超過50萬噸,處于歷史高位。
對于后市,王成強認為,近一個月以來,油脂價格整體維持在300余點核心波動區間做復雜震蕩,屬于多空均衡市,預計工業品牛市上漲的外溢效應將對價格產生扶持作用,而若本季美豆生長順利,外盤大豆期價季節性尋底因素或會對國內油脂價格形成一定牽制。不過,美豆豐產的壓力,更多將由豆粕來承擔。目前來看,油脂處于震蕩市區間低位,且臨近雙節旺季,是貿易商采購的好時機。
李小雙表示,對于整個油脂來說,下半年是需求旺季,但由于棕櫚油進入增產季、美豆存在豐產預期,加上國內供應仍十分寬松,油脂將呈現供需兩旺格局,價格也將呈現底部震蕩。而棕櫚油在產地及國內庫存逐漸回升預期下,走勢相對更弱。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