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A股市場“閃崩”現象頻繁,從神霧雙雄到貝因美,給投資者帶來不小的傷害。私募人士指出,除了中報業績不達預期造成暴跌外,A股的投資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包括監管的導向和價值投資的盛行,以后個股“閃崩”將會更頻繁。而投資者要規避“閃崩”股,就要轉變以往炒作投機的理念,回歸價值投資的本源。
回顧上周“閃崩”股,既有因半年報業績預減導致崩盤的,如正虹科技、青龍管業、銀河生物、溫氏股份、信息發展等;也有是半年報業績預期虧損超預期,如預告業績后修改的毅昌股份、貝因美等;還有此前業績遭受市場質疑的“問題股”,如神霧環保、神霧節能上周兩度“閃崩”,5個交易日跌幅接近30%。業績優劣和股價高度相關。
對此,北京某私募研究總監向記者指出,近期“閃崩”主要都是長期被高估的個股,股價下跌是遲早的事情,半年披報露的業績不達預期只是誘發資金出逃的一個時間因素。具體來看,這些閃崩股基本面存在問題、業績較差,卻長期得到一些基金和資管計劃等大資金的追捧,有違投資常理,不排除存在市場操縱、內幕交易的可能。而監管層近來明確表明要強化監管,嚴厲打擊欺詐發行、內幕交易、市場操縱、虛假信息披露等違法違規行為,持續對違法違規行為保持高壓態勢。在這個時間窗口上,企業半年報業績的披露加速了資金的撤離。
而在深圳某私募看來,“閃崩”主要受近來民營企業的系列地雷反應的影響。“最近有兩件事情,一個是樂視網,一個是復星集團,這兩家公司所引發的系列事件不斷在發酵,市場情緒特別敏感。特別是樂視短期也不敢復牌,那么與樂視類似的企業,即市場對其業績的連續高成長存疑的企業,包括有造假嫌疑的神霧環保、神霧節能等,就會遭到資金的拋棄。其實這些‘問題股’在市場情緒好時,并不需要特別擔心;只不過目前市場情緒特別不好,只要有些風吹草動,為了規避風險大家會爭相出逃,股價就會崩潰。”
除上述特殊時點集中釋放風險,私募紛紛認為,“閃崩”的根本原因在于A股的投資環境發生了轉變。上海某知名私募表示,隨著A股與香港市場的關聯度逐漸提高,會受到對方市場的影響逐漸“港股化”,包括香港市場向來有之的做空文化,“閃崩”相當于被“做空”。此外,在監管的價值導向、市場的風格轉換,投資者結構不斷機構化的背景下,業績驅動的價值投資生態正在形成。投資者對投資標的會有更深的研究和理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受到專業人士或者沽名釣譽之徒的質疑。
上述北京私募進一步表示,A股這次能加入MSCI就表明價值投資是大趨勢。“國際投資者的眼里只有績優股,只有在發現A股市場的投資理念在向國際接軌,有價值投資的趨勢,他們才會愿意進來。否則在以前做假、炒作的市場里,他們也擔心會被‘割韭菜’。”
由此,受訪私募表示,預計“閃崩”現象在A股會越來越多,并且主要集中在20~40億小市值且沒業績、炒概念的殼公司等,此外對于一些持續有超高利潤、卻沒有核心技術或者較寬護城河的行業和公司也要比較謹慎。
如何規避“閃崩”股?深圳私募表示,唯一的選擇就是順應市場環境,遵循股票價值投資的本義。而價值投資并不是說一定買低估值,而是買業績增速和估值匹配的公司。因為有些企業雖然估值低,但業績不增長,也是沒有意義的。“對投資標的一定要搞清楚買的邏輯,基本面有沒有水分?有沒有造假?這些都是要搞清楚的。當然踩到地雷也很正常,因為有水分的上市公司始終存在。包括近來頻頻中招的機構投資者,這就要求大家以后對這種持續高成長的公司的基本面實地調研,做好盡調等功課,不能只聽研究員或是看公告做投資,要買多的話確實考驗投資機構的眼光。此外,做投資一定要有懷疑的精神和態度,有的公司業績太好但看不清楚,就要謹慎一點。”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