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玻璃、大豆、淀粉等品種走弱,黑色中的熱卷、螺紋尾盤減倉回吐漲幅。
截至收盤,焦炭上漲3.9%,雞蛋上漲3.6%,焦煤上漲2.57%,甲醇上漲2.57%,甲醇上漲2,29%,橡膠下跌1.86%,豆一下跌1.5%。
第七期黑色悅享會上海聚會觀點集錦
觀點一:
結論:下半年供應有瓶頸,需求“淡季不淡”,市場低估了需求,今年秋儲有機會,關注“秋儲機”,相比螺紋最看好熱卷;交易策略優先推薦多熱卷,市場波動時可適當空螺紋1801進行保護(但不是基于卷螺差的邏輯)。
核心邏輯:
1、上半年市場普遍低估了地條鋼對產量減少的影響,下半年市場高估了電爐鋼的產量增量,電爐新增產能年化約2300萬噸。據調研行業專家及協會相關人士, 受電弧爐電極、變壓器等環節限制,電爐產量真正釋放預計到了2018年。
2、需求淡季不淡,家電有亮點,汽車、機械等下游行業也錯。調研數據顯示國內鋼廠熱軋轉產螺紋產量約200萬噸,螺紋相對熱卷壓力大些;公司成交量數據顯示熱卷銷量近期出現明顯增加,看好后市熱卷行情。
3、環保“2+26”政策對下半年供應影響將非常大,可能成為下半年影響供應的導火索。
觀點二:
結論:看好熱卷。優先推薦下半年熱卷單邊和卷螺差交易機會。
核心邏輯:
一是鋼廠檢修減產等因素首先沖擊的是熱卷,二是卷板轉螺紋影響供應,三是熱卷下游冷軋庫存低,有補庫存需求,公司目前的熱卷庫存很低,鋼廠熱卷訂單增量明顯增加,四是熱卷價格下行過大有修復需求。
美國歡欣鼓舞:中美或簽下創紀錄大豆貿易進口訂單
美國大豆出口協會稱,中國商務部官員已經承諾,將在下月訪美簽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大豆進口協議。
美方稱,中國商務部代表團將在7月13日抵達美國農產品(9.10 +0.11%,診股)出口重鎮艾奧瓦州的德梅因。擬簽訂的進口合同規模,將超過此前五年創下的紀錄。2012年2月,中美簽訂下了1340萬公噸大豆進口合同。
國際基準的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期貨周五上漲。7月大豆期貨收漲4-1/4美分,報每蒲式耳9.39美元。11月大豆上漲6美分,報9.50美元。
消費升級推動中國肉類消費,這引發中國對主要飼料大豆需求急劇上升。
根據美國農業部估計,中國2016/17年大豆進口量料將達到創紀錄的8,800萬噸,較去年8,323萬噸增長近6%。中國大豆進口量超過全球成交量60%。
據中國海關總署,中國3月進口633萬噸大豆,創同期最高水準,較上年同期上升3.8%。
此外,中國是美國農產品的最大單一出口市場,2016年這一貿易的規模達到210億美元。此次創紀錄的訂單,正值中美貿易百日計劃,以及增值稅改革啟動之際。
中美達成《中美貿易百日計劃》共識后,中國承諾將進口美國牛肉等更多農產品。
5月商務部表示,中方愿進一步增加自美大豆、棉花等農產品進口。
周三中國農業部宣布,批準進口美國陶氏益農公司的Enlist玉米和孟山都(Monsanto)Vistive GOLD大豆,允許這些進口作物用于動物飼料產業。去年,中國只批準進口一種轉基因作物新品種。
中國計劃從7月1日起,將大豆等一系列進口產品的增值稅從13%下調至11%,以作為增值稅改革一部分。
有分析稱下調消費稅有助于緩解國內壓榨成本。此前有報道稱,山東省壓榨廠每加工一噸進口大豆,虧損211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