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周三在報告中稱,在周四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維也納會議前夕,市場表現向好,OPEC和非OPEC國家的干預行動提振油價上漲。
因市場愈發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牽頭的減產將延至明年第一季,周三亞洲時段指標布倫特原油期貨上漲0.3%至每桶54.31美元;美國WTI原油期貨上漲0.3%至每桶51.61美元。上述兩個合約較5月低點已漲逾12%。
OPEC周四將在維也納召開會議,考慮是否延長減產協議以減少全球庫存過剩。OPEC領頭羊沙特此前傾向于延長減產九個月,而不是最初計劃的六個月。周二(5月23日),科威特、阿爾及利亞、厄瓜多爾和墨西哥代表都表達了對延長減產的支持。
BMI表示,“OPEC和非OPEC產油國干預的目的是抑制OECD庫存的進一步增加,所以從季節性來說,庫存水平也將決定周期的轉向。OPEC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在確定和推動原油價格周期性方面更為重要。”
同時,該機構還指出,“當前油價的技術指標也呈上漲趨勢,價格突破200日均線,這一直是一年來重要的技術指標。”
不過,BMI認為,OPEC和非OPEC當前一輪干預行動料在2018年第一季度或更晚時間結束,具體取決于庫存量,這或將標志著這一波上漲周期的尾聲。
另外,其他一些地區的市場(比如北海、巴西和美國)庫存可能連續增長,預計2018年原油市場可能重回供應過剩,并抑制油價的上漲。臨近2023年,價格漲幅的結構性放緩將更為廣泛。
對此,我們將繼續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