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A認為低油價導致上游石油勘探投入不足,催生牛市;有分析認為2~3年內油價將漲至80美元/桶上方。高盛看法不同,另有智庫指出,原油需求會在2020~2021年見頂,預計油價跌至25美元/桶。
在OPEC決定延長減產協議9個月之后,人們漸漸地達成共識認為,在今年剩余時間里,油價將會在50~70美元維持震蕩。但是對2018年以后油價走勢,分析師分歧較多。
看漲:原油產能投資萎縮催生牛市
一派觀點認為,持續三年上游大幅縮減開支為2020年左右原油供給短缺埋下種子。
國際能源署(IEA)可能是此派觀點最鮮明的預測者。該機構反復指出,新油田的勘探量處于70年來最低水平。
國際能源署署長Fatih Birol在今年年初稱:如果不投資于勘探,那么就勘探不出什么。如果你去找,總歸能找到點什么。
國際能源署稱,原油產業如果想避免在未來幾年出現供給短缺,就必須提高開支。
該機構在今年3月份的報告中指出,需要在原油產能上投入更多,以防2020~2030年前幾年出現“油價急劇上漲的風險”。
標普全球普氏能源資訊(S&P GlobalPlatts)的Alan Bannister認可這一警告,指出傳統原油生產過程會出現3~4%的自然損耗——這在全球原油生產中很常見。Alan Bannister在接受CNBC采訪時說:
我們還沒有看到這個(生產過程中的損耗)帶來的影響。因為在3年前,油價高企時項目依舊得以完工——并且我們依舊能會看到超額的產量源源不斷而來。
他說:這個的確會醞釀下一場牛市。。。在接下來的2~3年內,油價會漲至80美元上方。
激進看跌:原油可替代需求將見頂
但是,有些分析師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預期油價在可見的未來,會維持在低位;雖然說,不同的分析師給出的理由不一樣。
有些認為,主要收到原油替代品的出現,原油需求見頂。
對電動車以及自動駕駛車有強烈信心的分析師認為,油價接近見頂;所以,出現新一輪牛市的可能性很小。
專注于科技的智庫Rethinkx聯合創始人Tony Seba說,原油需求會在2020~2021年見頂;然后驟然而下,到2030年,油價會跌至25美元/桶。他對CNBC說:
當油價跌至25美元/桶的時候,深海原油、油砂、頁巖油、油田,大部分原油開采都會被擱置,與之相關的精煉廠、運輸管道也會被擱置。
溫和看跌:頁巖油技術革新給油價設置了天花板
雖然更多主流油價預測者對油價下跌看法沒有這么激進,但是他們認為供給端的因素將會阻止油價暴漲。
也就是說,科技的進步以及頁巖油生產盈虧均衡價格的下降可能令未來幾年油價漲幅受限。
比方說,摩根士丹利剛剛下調了對布倫特原油價格預期,從70~75美元/桶下調至60美元/桶。
該行認為,此前預期在2020年需要的150萬桶/ 天日新增原油供應由于頁巖油而不再需要。
高盛贊同數周前市場的主流觀點,該行表示他們對中長期油價區間下移信心與日俱增;預計油價在接下來5年內走低,因為“原油供給的來源逐漸增加”。
即使近日油價在50美元附近徘徊,頁巖油公司盈利能力依舊驚人,與此同時他們有能力提升產量,華爾街也愿意給頁巖油公司提供源源不斷的資金。這讓高盛感到意外。
該行指出,頁巖油產量穩健地增加是油價維持低位的主要原因,而且油價不僅僅在近期會在低位,而且進入2020~2030年后也會一直維持在低位。
總而言之,現在市場對未來5年油價走勢有各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方面,有些人擔心,當下縮減開支的力度以及時間跨度就足以在未來5年引發一波更加強勁的牛市。現在的縮減催生了未來的短缺。
另外一方面,有人表示,這次原油市場基本面不一樣了。頁巖油改變了供給端的格局,油價的不斷下跌催生了技術穩定的革新。這些都使得油價邊際生產成本結構性下滑。因此,原油即便不會一直處于低位,至少在未來數年會。
對此,我們將繼續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