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4年油市崩盤以來,石油生產國一直都在低油價的環境下苦苦掙扎。盡管歐佩克自去年年底開始減產,但頁巖油的瘋狂增產無情地限制了油價的上升空間。鑒于此,歐佩克在上周的決策會議上宣布延長減產協議。不過,市場依然認為歐佩克僅憑借延長減產,或難以有效地緩解全球原油供應過剩。
然而,資金管理公司Logic Fund Management總裁里奇(Bryan Rich)撰文表示,部分專注于研究原油市場的投資者則持不一樣的看法,知名大宗商品基金經理弗朗西斯(Leigh Goehring)便是其中之一。弗朗西斯認為,當前市場過分高估全球原油供應。
弗朗西斯指出,全球石油行業近年來所獲得的資金投資不足,因此原油供應接下來料不會持續大幅增加。國際能源署(IEA)公布的數據顯示,全球石油行業上游投資在2015年下降25%,并且在2016年再度下降26%,這對石油巨頭以及小型油企均造成嚴重影響。另外,整體來看,全球石油行業在過去兩年內累計削減32%的原油生產開支。
鑒于石油行業近年來獲得的資金投資不足,弗朗西斯指出,美國以外的地區原油供應量預計將不斷下滑。如下圖所示,據全球最大原油供應商之一哈里伯頓公司(Halliburton),除了美國之外的全球原油供應量在2016年便開始小幅下跌,這種下滑趨勢有望一直延續到2025年。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多數投資者認為供應過剩將持續下去之際,弗朗西斯卻表示,在兩個月前油市已經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回顧2006年,歐佩克在油市供應開始收緊的情況下決定減產,結果助推美油期貨價格在2008年飆升至145美元/桶的水平。弗朗西斯認為歐佩克在2006無需減產,今年也一樣不需要減產,他表示:
“2016年油市已經自發收緊,但歐佩克依然進行減產。現在,同樣的事情再次發生,因此今年油市供應恐將再次過度緊縮,油價或將在2018年上半年突破100美元/桶。”
對此,我們將繼續跟蹤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