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15日至6月2日以來,甲醇期貨1709合約累計跌幅高達26.09%,不過近兩個交易日迎來企穩反彈。分析人士認為,受甲醇價格持續下跌影響,甲醇生產企業經營狀況逐漸惡化,部分效益不好的企業(特別是氣頭甲醇裝置)被迫停產,是價格企穩反彈的原因之一。6月份甲醇市場進入消費淡季,對價格支撐力度減弱,但經過大幅回調之后,期價繼續下跌空間有限。
領漲商品
昨日,甲醇期貨1709合約最終收報2299元/噸,上漲2.45%,漲幅僅次于膠合板。近兩個交易日則累計上漲3.51%。
金石期貨分析師黃李強指出,受甲醇價格持續下跌影響,甲醇生產企業經營狀況逐漸惡化,部分效益不好的企業(特別是氣頭甲醇裝置)被迫停產。截至6月5日,全國甲醇的開工負荷僅為59.53%,相較前期63.33%有所下降。目前來看,停產檢修的企業主要集中在山東及一些內陸省份。這些地區都是甲醇傳統下游甲醛的消費聚集地。隨著傳統消費進入淡季,部分企業采取減產策略緩解供應過剩局面,從某種程度上對沖了消費下降的影響。
據金石期貨數據,經過兩個月的去庫存,甲醇港口庫存已顯著下降。截至5月26日,國內甲醇港口庫存為47.8萬噸,較3月3日高點下降19.45萬噸。其中,華東地區港口庫存為39.3萬噸,較3月3日高點下降15.9萬噸;華南地區港口庫存為8.5萬噸,下降3.55萬噸。
“從供需情況來看,5月至6月甲醇國產以及進口量環比回升,但受西北新一輪檢修以及到港滯后性影響,甲醇總供應量將保持在偏低水平,而斯爾邦石化以及常州富德后期補庫需求帶動現貨市場企穩,在宏觀氛圍改善背景下,甲醇期貨或延續震蕩反彈節奏。”東吳期貨分析師王廣前表示。
淡季來臨
據方正中期期貨數據,截至6月1日,國內甲醇整體裝置開工負荷為69%,環比上漲4.17%;西北地區的開工76%,環比上漲4.77%。本周內雖河南地區部分裝置停車檢修,但西北地區部分裝置恢復運行,山西、陜西等地區部分裝置恢復生產,國內開工率上漲。
方正中期期貨分析師夏聰聰指出,國內現貨市場當面,由于內蒙古地區生產企業庫存偏低,出貨順暢,協會指導報價繼續上調。但其他地區價格暫穩整理,成交一般,高價貨源受阻。下游接貨不積極,業者觀望情緒較濃。由于南方進入雨季,甲醛、二甲醚等傳統需求變淡。甲醇市場目前沒有利好因素支撐,弱勢難改,期價或進一步回調,關注前低附近支撐。
浙商期貨分析師吳銘認為,部分甲醇裝置后市有檢修計劃,華東地區烯烴廠家展開采購以及傳統下游生產利潤良好將刺激下游恢復等利好,將對甲醇市場有所支撐,但另一方面,甲醇重啟裝置較多使得國產供應量增加,部分新建甲醇裝置有投產預期,進口利潤較為可觀或使得進口量增加,環保壓力下甲醇傳統下游恢復程度有限,傳統下游季節性淡季將至對下游后市需求造成負面影響,以及部分甲醇制烯烴裝置有檢修計劃等利空因素仍將對后市甲醇市場形成壓制。
“總體來看,甲醇基本面依然較為疲軟,后市利空消息相對較多,甲醇或仍將有所走弱。但5月下旬以來,甲醇大幅反彈之后,下方支撐較為明顯,且周邊品種對甲醇的帶動作用也較為顯著,使得甲醇短期走弱空間或有限。”吳銘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