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價格已經下跌至5個月低位,基本抹去了特朗普上臺之后的漲幅。彭博大宗商品指數2017年以來下跌4%,今年3月份曾創下去年7月以來最大月度跌幅。
大宗商品價格大跌
這一波的下滑主要是由工業金屬和原油帶頭。今年年初的時候正是這兩種大宗商品帶動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因為當時市場預測全球經濟的增長會刺激大宗商品的需求。
原油價格在昨天連續第三天下跌,此前美國政府的數據顯示美國的原油庫存下降的數量遠低于預期,這也讓市場的看空情緒更加地嚴重。
上周中國的數據顯示中國的經濟增速在減緩,而美國的汽車零售數據也低于預期,因此用于建筑和重型制造業的金屬的價格受到了影響。銅的價格下跌是最為嚴重的,在周三(5月3日)下滑了3.6%。
世界銀行和高盛依舊看好大宗商品
不過,盡管市場表現不佳,世界銀行(World Bank)上周三(4月26日)還是在4月大宗商品市場展望報告中稱,預計2017年大宗商品價格將上漲。
能源商品方面,世界銀行預計,2017年原油均價將在每桶55美元,2018年均價將達到每桶60美元。同時,包括天然氣和煤在內的能源商品價格2017年將上漲26%,2018年將上漲8%。
包括農產品、化肥、金屬和礦產品在內的非能源商品方面,世行預計2017年此類大宗商品價格將上漲,這也將是五年以來首次上漲。
無獨有偶,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在上周二(4月25日)的報告中稱,隨著全球制造業加速,大宗商品的前景正在改善。該行維持去年11月份開始的看多大宗商品的立場,并預計大宗商品回報率的波動性下降。
高盛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rey Currie表示,石油市場的再平衡正在取得進展,預計美國以外原油需求上升。同時,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延長減產協議的可能性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