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有色金屬整體走勢偏弱,“銅博士”跳空之后低開低走,跌幅為1.25%。分析人士指出,LME庫存大增是打壓銅價的重要因素。目前LME現貨貼水超30美元,表明國外市場現貨壓力較大,后市維持偏空思路。
滬銅跳空低開
周五,滬銅繼續走低,主力1706合約盤中一度下跌至44680元/噸,最終收報44980元/噸,下跌570元/噸或1.25%。
現貨方面,據悉,持貨商紛紛出貨,進口銅占比依然有限,投機商缺乏操作空間,投機積極性下降,但下游在銅價大跌之際接貨量明顯回升,令平水銅與好銅價差有所收窄,市場成交主體轉為下游企業。
從主導因素來看,LME庫存大增是打壓銅價的主要因素。銀河期貨援引數據指出,5月3日LME庫存大增31250噸至28.5萬噸,庫存主要增加在鹿特丹和新加坡,其中鹿特丹庫存增加1.6萬噸,新加坡庫存增加1.3萬噸,LME現貨貼水擴大1.75美元至貼水33.25美元。
產業方面,南方銅業在業績報告中稱,上個月在Toquepala和Cuajone銅礦及秘魯Ilo精煉廠長達兩周的罷工,導致銅產量減少1418噸。數據顯示,上述兩座礦場去年總共生產了310000噸銅。
維持偏空思路
從持倉來看,多空頭主力持倉都有少許增加,不過資金流向偏空。LME基金持倉數據顯示,截至上周五,基金凈持倉增加3534手至5.6萬手,其中基金多頭持倉增加2164手至12.7萬手,基金空頭持倉減少1370手至7.1萬手。
展望后市,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整體來看,全球宏觀經濟復蘇相對溫和,但資金收緊對銅價仍存在施壓作用,伴隨消費旺季結束,終端消費對銅價的支撐作用將逐步減弱,中期維持偏空思路。
瑞達期貨認為,目前銅價重新跌至均線組之下,短期需警惕技術性賣盤打壓。建議滬銅1706合約可背靠46000元/噸之下逢高空,入場參考45500元/噸附近,目標關注44800元/噸附近。
廣州期貨也認為,LME現貨貼水超30美元,表明國外市場現貨壓力較大,庫存明顯增加勢必會對價格造成較大壓力,國內市場升貼水已經逐漸走強,后期如果進口窗口打開,將緩解部分國外市場的壓力,再加上自由港印尼分公司的罷工壓力,短期內難以形成趨勢性行情。